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陶行知教育实验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17-12-20 09:05

  本文关键词:陶行知教育实验思想探析 出处:《生活教育》2013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陶行知 教育实验 内涵 评价


【摘要】:陶行知在融合中西方文化的基础上,以中国教育境况为前提而重视、提倡教育实验,视教育实验为教育振兴的必由之路。在教育实验过程中逐步建立起系统而具体的教育实验思想体系与实践构架,为我国教育实验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实践指导意义。
【作者单位】: 华中师大教育学院;
【分类号】:G40-09
【正文快照】: 20世纪初叶,面对中国教育的贫弱局面,陶行知力行教育实验,希望通过教育实验来寻觅中国教育的曙光。在融合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基础上,陶行知注重学理与实践的并行、教育与国情的结合、知识与行动的合一,逐步形成了系统的教育实验理论体系。他将教育实验视为教育振兴的必由之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秉德;;我国二十世纪第二次教育实验高潮方兴未艾[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年01期

2 陈安生;;陶行知的乡村教育实验[J];上海教育;2008年Z1期

3 熊明安;;中国当代教育实验的几点启示——《中国当代教育实验史》编后感[J];教育科学研究;2006年04期

4 王文岭;活──生活教育的灵魂[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毛礼锐;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思想——《陶行知教育学》序[J];高教探索;1991年03期

6 张国扬;面向21世纪的中国教育 开创陶行知研究新格局[J];教育导刊;1994年Z2期

7 喻本伐;曾蓉;;中国近现代教育实验大事记(一)[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年01期

8 熊贤君;论陶行知早期“教育救国”思想[J];理论月刊;1997年03期

9 张倩;教育实验的应为与难为——由一则关于教育实验的报道所想到的[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3年11期

10 田贯;;教育实验的理论与实践学术讨论会综述[J];教育研究与实验;198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屏;;学习陶行知 研究陶行知[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7年

2 卓国卫;;试论陶行知先生的人格魅力——参加全国陶研骨干培训有感[A];福建省陶研会2001年工作会议专辑[C];2001年

3 王雁华;杨耀坤;;春风吹绽课改花——陶行知教育思想指导我们搞课改[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三——“陶花”绽放江南岸[C];2002年

4 阮素芳;;借鉴陶行知思想 建构创新教育[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徐书业;;陶行知科学教育思想论略[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陈志昂;;浅谈陶行知的全面发展教育思想[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7年

7 宋瑞玲;;陶行知的“小先生制”及其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张志刚;;陶行知的人格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陈志昂;;浅谈陶行知的全面发展教育思想[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会刊[C];1987年

10 杨进发;;陶行知先生与创造教育[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会刊[C];198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计方胜;校长的权威从何而来[N];中国教育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张树伟;暑假就到了,我们来读陶行知[N];中国教育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苏令;陶行知眼中的理想校长[N];中国教育报;2006年

4 祝彦;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及其实践[N];学习时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翟晋玉;在“做”中“教”与“学”[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6 盐城市大纵湖初中 徐开泉;浅谈和谐校园中的“良知”教育[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6年

7 杨平;教育要教人过上诗的生活[N];中国教育报;2004年

8 徐卫红;陶行知和他的“生活教育”理论[N];光明日报;2005年

9 王军荣;教师应关注批评后的学生[N];台州日报;2005年

10 马虹;试析陶行知“生活教育论”[N];贵州民族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幸福;陶行知与牧口常三郎教育思想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兰军;民国时期中国教育在国际教育论坛上的展现[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汪楚雄;中国新教育运动研究(1912-1930)[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4 伍红林;合作教育研究中两类主体间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肖晓玛;杜威美育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牛利华;“回归生活世界”思潮的教育学省察[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方安;论教师培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戴军;教育理论研究的后现代思维倾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杨娟;苏南乡村教育研究(1905-1937)[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杨治平;面向个体的教科书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庆东;对陶行知与杜威教育哲学思想比较及思考[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黎天宇;廖世承教育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陈刚;陶行知学校民主管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刘长贵;陶行知的生活德育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林永希;陶行知的教师教育思想与我国教师专业化[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6 秦瑜;陶行知文化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06年

7 廖瑜;陶行知的新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D];四川大学;2006年

8 李恒川;陶行知生活德育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春喜;试论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陈列;新课改背景下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115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3115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8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