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我国生态德育研究与反思

发布时间:2017-12-21 07:11

  本文关键词:我国生态德育研究与反思 出处:《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德育 生态德育 反思


【摘要】:生态德育即是进行生态知识、生态意识、生态情感和践行生态道德行为能力与习惯的一种教育活动。加强生态德育是人类对生态危机、人类中心主义和传统德育弊端反思的结果,也是当代生态伦理学的发展和现代哲学反思的结果。我国生态德育研究经历了启蒙探索、初步研究和兴盛时期三个阶段。生态德育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理论基础、含义、目标内容、途径与方法等方面。其研究存在的问题是:论文研究成果多,理论著作成果少;理论研究比较散乱,没能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上经验描述多,实证量化研究少;注重制定法律、政策等强制性规范手段,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与实施体系;学校生态德育氛围不浓、教师和生态德育资源比较匮乏等。今后结合我国实际强化生态德育的科学理论研究和具体落实是其工作重点。
【作者单位】: 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基金】: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有效路径研究”(2015JSJG141) 江苏大学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有效路径研究”(2015JGZZ00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美丽中国”的概念。建设“美丽中国”,需要人、社会、自然的和谐,需要建构人、社会、自然的有机生态系统。加强生态德育,对于提升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建设生态社会有着重大意义,是实现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为生态德育对于个体形成新的生态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丹阳;论学校德育研究的方法及其发展趋势[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2 刘献君;德育研究要回到基本问题[J];现代大学教育;2004年01期

3 赵红全;德育研究中质的研究方法探析[J];青年研究;2004年04期

4 赵红全;德育研究中质的研究方法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4年05期

5 赵红全;学校德育研究中质的研究方法探析[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2期

6 贺凤兰,王凤云;从高校德育研究论文的产出看我国德育研究现状及趋向[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年12期

7 符惠明;;对新时期高校德育研究的若干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年01期

8 郭喜青;;“九五”以来德育研究课题的分布及特点[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 田园;;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高校德育研究现状述评[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孙国友;黄孙庆;;改革开放之德育研究三十年:进展与趋势[J];基础教育研究;2008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孙庆;唐德海;;改革开放之德育研究三十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2 尹鹏吾;;大学生网络德育研究初析[A];德育论丛(第一辑)[C];2011年

3 ;后记[A];高校德育主渠道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本报记者 蔡定平;育人先育德[N];黔西南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马一梅 赵辉;森工职教 播撒绿色新希望[N];黑龙江日报;2014年

3 记者 江卉邋通讯员 祝正洲 实习生 周丽;武昌“阳光教育”推向全国[N];湖北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颖;转型期中国学校德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D];河南大学;2011年

2 饶玉梅;我国学科德育研究现状及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黄充盈;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提升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4 王夫营;中国高校德育研究三十年:回顾与前瞻[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5 杜国君;问题型中学生德育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薛世忠;网络文化下青少年德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7 陈艳秋;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的德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151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3151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4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