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达学园”时期朱光潜教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本文关键词:“立达学园”时期朱光潜教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出处:《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上世纪20年代的"立达学园"时期,朱光潜将"发展全人"的人格教育摆在"立达"教育的核心位置,这也成为其自始至终坚持的最重要的教育理念。在《旨趣》这篇"立达学园"的教育宣言中,朱光潜深刻地揭示了个人、社会与教育这三者之间双向互动的密切关系,明确表明了教育的根本宗旨在于培养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全人"。作为一种顺应世界潮流的现代教育思想,"立达学园"时期朱光潜的教育思想对于我们当下的教育,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启示意义,值得深入探析、思考和借鉴。
【作者单位】: 安庆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朱光潜教育思想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AHSKQ2015D102))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立德树人实践研究”
【分类号】:G40-092
【正文快照】: 1925年,有着十余年中西受教经历的朱光潜,在美国“人格教育运动”(Character EducationMovement)的影响下,顺应国内“教育救国”的时代潮流,怀着对当时中国教育乱相的深刻反思,与志同道合的好友一起创办了私立学校“立达学园”提出并努力践行自己的“人格教育”理想。在大力倡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劢佳;;《朱光潜美学十辨》简介[J];美育学刊;2012年02期
2 吴永福;;朱光潜谈读写[J];阅读与写作;2010年06期
3 阿诚;朱光潜写作教育思想论析[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4 钱念孙;朱光潜与“五四”运动[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5 肖鹰;战争边缘的“静穆”——论朱光潜的诗歌理想[J];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6 宛小平;论朱光潜美学的方法与问题[J];学术月刊;2004年04期
7 杨红莉,董志民;朱光潜“三元调适”的文学观[J];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8 高海燕,莫先武;“朱光潜研究新视阈”——读《20世纪“另类”批评话语》[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9 陈恒;;和谐人性与人生艺术——论朱光潜“人生的艺术化”理论的思想内涵[J];浙江学刊;2006年02期
10 周红;;新发现的四篇朱光潜佚文[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宛小平;;梁启超与朱光潜的美学比较[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2 王攸欣;;朱光潜在成都[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3 朱光潜;;朱光潜同志在全国美学会议开幕式上的发言[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4 张健;;征服与遁逃——朱光潜喜剧美学思想初论[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5 钟名诚;;朱光潜文学批评方法论[A];东方丛刊(1998年第4辑 总第二十六辑)[C];1998年
6 夏洁;;朱光潜编辑美学思想论[A];陕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宛小平;;朱光潜美学思想的当代意义[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钟名诚;;论朱光潜美学思想改造的三个层面[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郭世轩;;论朱光潜文学批评中的古典主义倾向[A];东方丛刊(2003年第1辑 总第四十三辑)[C];2003年
10 钟名诚;;朱光潜比较研究的原则[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运旗;朱光潜在乐山[N];乐山日报;2009年
2 宛小平 安徽大学哲学系;朱光潜:建立从认识到实践的开放美学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王蔚;朱光潜与劳伦斯[N];东方早报;2014年
4 王攸欣;怎样作学术批评?[N];中华读书报;2003年
5 王蔚;朱光潜的著述和译笔[N];东方早报;2014年
6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方美学中国化——朱光潜美学思想研究”负责人、安徽大学教授 宛小平;朱光潜美学思想研究[N];光明日报;2011年
7 朱迪光;古代诗人与诗作中的抒情者[N];文艺报;2005年
8 王攸欣;良知与逻辑:学术批评之底线[N];中华读书报;2004年
9 文宣;我国现代美学的奠基者——朱光潜[N];光明日报;2001年
10 肖鹰;学者的命运:坦诚面对学术批评[N];中华读书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高金岭;论朱光潜对西方美学的翻译与引进[D];山东大学;2005年
2 薛雯;人生美学的创构[D];苏州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兆忠;朱光潜语文教育思想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5年
2 王佳惠;朱光潜写作理论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
3 郑素华;论朱光潜审美教育思想的现代性[D];扬州大学;2004年
4 刘飞;朱光潜喜剧心理学思想之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5 张仙花;朱光潜早期审美心理学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6 赵越;朱光潜美学思想述评[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陈恒;朱光潜“人生的艺术化”理论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5年
8 陶洋;朱光潜悲剧美学分析[D];辽宁大学;2013年
9 孙艳侠;朱光潜悲剧理论之渊源与价值探析[D];延安大学;2013年
10 王艳丽;朱光潜《悲剧心理学》评述[D];延安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272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327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