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一名教育学研究生的学术苦旅

发布时间:2018-03-06 04:05

  本文选题:教育学 切入点:教育学研究生 出处:《现代大学教育》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学研究者具有浓厚的"学科情结"。这种情结深深地扎根于教育学的地位窘境,它使大量的教育学研究生陷入迷惘和尴尬之中。笔者通过回顾和反思自身八年研习教育学的经历后认为,教育学的地位困境是一个世界性问题;教育学知识在积累、独立性、逻辑特征等方面的独特性决定了它的"宿命"。教育学研究者一方面应意识到基础学科的价值和局限,并至少掌握一门基础学科;另一方面应认识到教育学的价值和限度,努力贡献出自己的洞见,从而树立学科自信。
[Abstract]:For a long time, Chinese pedagogy researchers have a strong "subject complex", which is deeply rooted in the difficult position of pedagogy. It makes a large number of postgraduates of pedagogy fall into confusion and embarrassment. After reviewing and reflecting on my experience of studying pedagogy for eight years,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dilemma of pedagogy's status is a worldwide problem, and that pedagogy knowledge is accumulating and independent. On the one hand, pedagogical researchers should be aware of the value and limitation of the basic discipline and master at least one basic subject; on the other hand, they should recognize the value and limitation of pedagogy. Strive to contribute their own insights, thus building discipline confidence.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吴钢;论教育学的终结[J];教育研究;1995年07期

2 胡德海;思考教育学[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建东,石瑛,米庆华;关于汶川、理县、茂县小学生心理、行为现状的初步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2 邬惠;;试论高校文化力的提升[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3 王攀攀;;震后新生:羌区学校教育重建中的问题及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4 蒋道华;英汉隐喻语用操作对比研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5 黄琳;李银兵;武正雄;;农民主体性发展动力机制变迁——兼析农民主体性发展的回复性[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邱永忠;;大学新生英语拓展学习的适应教育[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张新光;论中国农民的特质——兼谈党和国家对9亿农民政策调整的问题[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8 杨巧珍;;中俄文学中的多余人——别里托夫与方鸿渐的形象比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9 李Oz宁;浅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J];安康师专学报;1999年03期

10 陈阳;;“比喻”在儿童语言和成人语言中的运用与区别之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李乃涛;;民间教育学述评[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2 汪波;;社会需求、多元博弈、公共选择与制度变迁——论中国政府体制改革与法制建设[A];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C];2006年

3 潘懋元;陈兴德;;依附、借鉴、创新?——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之路[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国际视野中的教育与人类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4 宋兵波;;教育思想史研究的新视角——试论“重新认识”教育思想史的价值[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5 刘新科;;杜威教学思想的再认识(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钱林晓;;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郎晓波;;城市化进程中“村改居”社区公共领域的再建构:一个经济社会学视角[A];2011年浙江省社会学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李建明;朱亚宗;;爱因斯坦与皮亚杰认识论思想之比较[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2 曾茂林;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创生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宋秋英;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孙波;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于璐;列昂捷夫的活动理论及其生态学诠释[D];吉林大学;2011年

7 秦浩;中国行政审批模式变革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李军;想象性书写与边缘性阅读[D];吉林大学;2011年

9 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张国栋;中华武术现代传承困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潇;上海市市级体育社团与政府间关系之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陈振媛;从功能翻译理论看《围城》的幽默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沈丹丹;从功能翻译理论看《围城》中隐喻意象的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马楠;基于课题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顾剑峰;高中数学“导研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何程妍;苏州市中学家校合作的现状调查及其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7 陈凤;多媒体网络教学手段与初中生语文“听话”能力的培养及实施方案[D];苏州大学;2010年

8 谢飞扬;我国中学德育文化重构初探[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马静;初中信息技术兴趣小组对计算机课堂教学影响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陈海良;本义探求法在文言实词教学中的运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虹;李益倩;于洪;;加强政府行为,完善评估机制,确立学科地位,以“真做”促实效——访福建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关负责人[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年17期

2 陈琳;;中国教育技术学学科地位的世纪提升[J];中国电化教育;2007年09期

3 侯_e斌;杨斌芳;;关于教育学学科地位问题的思考[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5年12期

4 余国芳;杨道武;;教育政策学——一门亟待构建的新学科[J];孝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5 马宁;袁名泽;;网络德育的学科地位、特点与规律探析[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陈琳;;从CSSCI看新世纪中国教育技术学学科地位的变化[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7 叶力汉;;教育技术学专业品牌建设的战略与实践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8期

8 陈桂生;关于教育学“独立”的学科地位问题[J];江西教育科研;1996年01期

9 陈桂生;;教育学“独立的学科地位”问题的再认识[J];当代教育科学;2006年16期

10 唐智松;蒋娟;;人文社会科的尴尬与破解[J];教育科学研究;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福春;;外国教育史学科在中国的演进与整体性反思[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2 李桂荣;;中国教育经济学改革开放30年之回顾与展望[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刘旭东;教育学:问题与出路[N];光明日报;2008年

2 尹弘飚;正视学校变革的人力成本[N];中国教育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曹东义;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师工作压力状况的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白;思想政治学科教师专业发展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732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5732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1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