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从对立到共存:论教育研究中的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

发布时间:2018-04-13 19:10

  本文选题:教育研究 + 本质主义 ; 参考:《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摘要】:本质主义和反本质主义是思想史上两种相对的哲学研究取向。受其影响,教育领域亦相应地出现过本质主义和反本质主义两种不同的研究取向及争议。其实,无论是本质主义还是反本质主义,虽然都从不同维度启发了教育研究的思维方式,但都未能完整地把握教育的本相。教育研究的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是互补的和辩证统一的,应该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特点,从对立走向共存。
[Abstract]:Essentialism and anti-essentialism are two relative philosophical research orientations in the history of thought.Influenced by it, there are two different research orientations and controversies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essentialism and anti-essentialism.In fact, both essentialism and anti-essentialism have inspired the way of thinking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from different dimensions, but they have failed to grasp the essence of education completely.The essentialism and anti-essentialism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are complementary and dialectical.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性别与教育再生产——广西农村女性社会流动的教育因素研究”(11YJA880039)
【分类号】:G40-0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可峰;;中国教育学研究中的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从分歧到融合[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年05期

2 张天雪;也谈反本质主义与中国教育学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19期

3 倪荫林;;论教育的组织与自组织——兼论反本质主义教育观的反教育性[J];理论导刊;2008年12期

4 任丽娟;;“反本质主义”教育观点的时代困境及其解困[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 倪荫林;;论教育的确定性追求与随机性生成——矫正反本质主义[J];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11期

6 唐安奎;;我国教育学研究确定性追求的反思——与石中英先生反本质主义教育学主张商榷[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7 朱成科;;论作为教育本体论的教育哲学——兼论“反本质主义”教育观点的时代困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17期

8 强建周;赵军;;教育本质研究:基于方法论的反思[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魏宏聚;;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教育学两种思维方式论争评析——兼作教育学反本质主义思维的辩护[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10 梁云真;汪基德;;反本质主义视角下的教育技术定义问题[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丽;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教学理论批判及另一种发展的可能[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2 戴军;教育理论研究的后现代思维倾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潘新民;我国“新课改理念”的后现代主义倾向评析[D];西南大学;2007年

2 汤诗华;社会科学哲学研究范式转型对教育研究的启示[D];西南大学;2008年

3 赵翠兰;师生互动中问题学生的社会建构探析[D];鲁东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458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7458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4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