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试论我国公民道德自觉与道德自信的培养

发布时间:2018-04-18 10:06

  本文选题:我国公民 + 道德自觉 ; 参考:《湖北社会科学》2014年03期


【摘要】:我国公民道德自觉与道德自信是公民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集中表现。培养和提高我国公民的道德自觉与道德自信,已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我国公民道德自觉与道德自信的培养,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可靠的现实条件。当前,我们尤其要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发挥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并重视法律制度的作用。
[Abstract]:Chinese citizen's moral consciousness and moral self-confidence are the concentrated expression of citizen's cultural self-consciousness and cultural self-confidence.Cultivating and improving our citizens' moral consciousness and moral self-confidenc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ask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cultural power.The cultivation of moral consciousness and moral confidence of citizens in China has a profound historical basis, sufficient theoretical basis and reliable practical conditions.At present, we should especially strengthen civic moral education, carry forward the fine moral tradi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give play to the exemplary role of party members and cadres, create a good social environment an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role of legal system.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福建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项目“我国公民道德自觉与道德自信的培养研究”的研究成果 厦门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项目“中国发展道路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41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文瑜;对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几点认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2 袁银枝;浅谈制度主客体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3 李海红;论新形势下腐败现象及其防治对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4 郑文瑜;试论学分制条件下如何加强大学生自律意识的培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5 于学强;;论邓小平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探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6 焦秀君;;关于发展党内民主的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7 邓晓宇;;浅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格示范作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8 宋晓荣;;探析邓小平的制度建党思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9 郑文瑜;;从加强师德建设做起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10 赵秀花;;邓小平的发展思想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玉锁;;《管子》的成人命题:既仁且智,是谓成人[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王春玺;;坚持走独立自主的中国道路——以中国与拉美改革道路的选择为视角[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王锐;;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政协理论的发展与创新[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吴群芳;;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达中的政府职能[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陆心宇;;我在这里——近代经济学和哲学文本空间中的自我[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9 郑陈荣;;论公平正义在构建高校和谐校园中的作用及其实践原则[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王祺国;;省级以下人民检察院实行垂直管理体制研究[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4 杨素秋;“文革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关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6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刘宇辉;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8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建国;新疆国有资产管理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10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志明;信息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静;大学生大爱精神培育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许春艳;未就业大学毕业生群体思想政治工作探析[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樊新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统分结合模式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张占民;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周珊珊;马克思实践本体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国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中的民生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胡警月;马克思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晓晶;中国特色多党合作制度理论与实践发展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海瑞;;德育中“转知成行”的困境与出路——论道德自觉的养成[J];教书育人;2009年33期

2 陈杰;;在交往中理解和体验——论道德自觉的养成[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3 ;孙宝云:从道德强制到道德自觉:理念转变与路径选择[J];小学德育;2010年19期

4 张燕红;;培育学生的道德自觉[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32期

5 吴菊云;;论和谐体验及其德育措施[J];学理论;2010年07期

6 安秀明;张荣山;;浅析儒家思想教育理论的基本特征[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7 肖川;教育漫笔(九) 教育的期待[J];中小学管理;2000年11期

8 钱玉红;;我们的教育该怎样触及学生的心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32期

9 ;素养教育:培养适合未来世界的人[J];北京教育(普教);2011年11期

10 胡建辉;;自我教育是中学德育的重要内容[J];四川教育;1989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海华;教材回扣与制度缺陷[N];中国改革报;2007年

2 晏扬;不能让歧视的种子代代相传[N];人民代表报;2007年

3 张均兵(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浅谈加强青少年荣辱观教育[N];团结报;2006年

4 李云然;以体验教育追求德育实效[N];中国教育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明朝;梁漱溟的教育思想(1915-1945)[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678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7678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6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