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组织合作的控制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8-05-25 02:26

  本文选题:教育公共服务 + 组织合作 ; 参考:《上海教育科研》2014年01期


【摘要】:教育公共治理的多元主体架构,需要教育公共服务在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中,各种教育服务组织从小而全的独立循环走向共享合作的开放共赢。在这一过程中,组织能否顺利走向合作,受到合作者的合作意愿、合作者的资源、专业能力的影响,更受到合作制度建设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教育公共服务走向多元主体治理下的合作发展,就必须要加强对内部主体能力的培育与外部制度建设。
[Abstract]:The multi subject structure of education public governance needs education public service in the process from closed to open. All kinds of educational service organizations are open and win-win for sharing and cooperation from an early and independent cycle. In this process, whether the organization can go to cooperation smoothly, the cooperation will of the co authors, the resources of the collaborators, and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The influence is influenced by the external factors such a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operation system. 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ducational public service under the multi subject governance must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the internal subject capacit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xternal system.
【作者单位】: 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
【基金】:2010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批准号DHA100228) 上海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区域性教育公共服务支持组织间合作网络研究”(批准号A1004)的阶段成果之一
【分类号】:G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徐和平,孙林岩,慕继丰;产品创新网络中的信任与信任机制探讨[J];管理工程学报;2004年02期

2 庄西真;;学校为什么要与其他组织发生关系——基于组织间关系理论的视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31期

3 王作军;任浩;田颖男;;企业组织间关系:结构与战略选择[J];科学管理研究;2008年04期

4 温新民,左金风;对创新网络中技术共同体的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年08期

5 张瑞玲;;社团合法性——从资源依赖视角的解释[J];理论界;2010年02期

6 李世超;苏竣;蔺楠;;控制方式、知识转移与产学合作绩效的关系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1年12期

7 罗珉;;组织间关系理论最新研究视角探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年01期

8 邓学军;夏洪胜;;成本考量、资源依赖抑或制度驱使:企业间网络形成动因分析[J];学术研究;2008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珍;池仁勇;;中小企业创新网络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22期

2 黄园园;;组织间成本管理研究述评[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年03期

3 狄为;;组织间成本管理方法述评[J];财会月刊;2010年03期

4 王国顺;谢高峰;;关系网络、网络资本与企业国际化成长[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年04期

5 党兴华;张首魁;;模块化技术创新网络结点间耦合关系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12期

6 张燕;陈维政;;组织际关系形成动因:理论和实证研究探讨[J];工业技术经济;2009年04期

7 任浩;甄杰;;管理学百年演进与创新:组织间关系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12期

8 刘杰;黄忠莉;;我国信息系统审计规范制定的组织际资源整合[J];财会月刊;2013年14期

9 宋程成;蔡宁;王诗宗;;跨部门协同中非营利组织自主性的形成机制——来自政治关联的解释[J];公共管理学报;2013年04期

10 孔静静;韩传峰;;应急组织合作的结构逻辑及运行机制——以2008年汶川地震应对为例[J];公共管理学报;201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耀;;市场导向、联盟治理与创新[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选编)[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宝康;企业网络能力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2 史宪睿;企业集成创新及其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3 周任重;纵向结构与企业创新激励[D];暨南大学;2011年

4 周建华;企业孵化器网络构建与绩效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张波;孵化网络对入孵企业创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王晓玉;物流外包背景下市场导向、运作协同能力和绩效的关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吴中伦;知识供应链伙伴关系的信任治理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8 邓凡;教育政策执行的网络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长义;社会责任对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竞争优势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章丹;技术创新网络中核心企业网络能力对网络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旭辉;资源依赖理论视角下的我国本土社会工作团体分支机构的发展策略[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2 张鹏宇;组织结构之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3 田慧芳;成员间沟通满意度与网络组织运行效率关系实证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4 欧燕芬;网络嵌入性与民营企业总部选址[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杨旭东;基于共生理论的企业战略联盟协同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6 张秋风;国际化企业网络能力结构模型构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汪玮乐;竞争者关系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1年

8 雷蕾;民营企业间关系及其治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9 朱琳;中小企业联盟网络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10 车纯;基于B2B模式的电子商务信用问题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孟营;组织合法性:在组织理性与事实的社会组织之间[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李焕荣;;组织间关系及其进化过程研究[J];商业研究;2007年10期

3 罗珉;;价值星系:理论解释与价值创造机制的构建[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1期

4 徐和平,孙林岩,慕继丰;产品创新网络中的信任与信任机制探讨[J];管理工程学报;2004年02期

5 陈立旭;家族文化与浙江企业组织[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02期

6 李永刚;浙江民营企业的群落式衍生扩张[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05期

7 温新民,左金风;对创新网络中技术共同体的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年08期

8 杨宜音;“自己人”:信任建构过程的个案研究[J];社会学研究;1999年02期

9 贾生华,陈宏辉;利益相关者的界定方法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年05期

10 罗珉;;组织间关系理论最新研究视角探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斯敖;中间性组织的制度分析[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建;;川口油田北区长6储层特征及含油性控制因素分析[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2 高霞;谢庆宾;王远坤;;剩余油控制因素探讨[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武明辉;张刘平;陈孟晋;;榆林气田山西组2段孔隙发育的控制因素分析[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6年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向才富;姜涛;孙向阳;;莺东斜坡带中段莺歌海-黄流组沉积演化及其控制因素分析[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3 向才富;姜涛;孙向阳;;莺东斜坡带中段莺歌海-黄流组沉积演化及其控制因素分析[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4 李丹;董春梅;;渤南油田五区低渗透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A];“地球·资源”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孙尚如;范中海;姚光庆;;焉耆盆地宝浪低渗油田油藏基本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6 何家雄;夏斌;刘海龄;阎贫;;莺歌海盆地泥底辟热流体上侵活动与天然气运聚成藏剖析[A];海洋地质、矿产资源与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张春霖;朱苏浙;罗健儿;吴冲龙;周江羽;;浙闽粤东部火山岩厚度及其控制因素分析[A];1998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8 王艳忠;操应长;王淑萍;弭连山;;残余沉积盆地碎屑岩储层评价方法—以济阳坳陷中生界为例[A];第九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张达景;张涛;邬兴威;;塔河油田岩溶储层分布及控制因素分析[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10 毛俊莉;马志红;;岩性油气藏勘探技术在东部凹陷北部地区的应用[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王伟灿;豫中公司亮相 高端煤层气学术会议[N];中煤地质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罗伟华;低纬/赤道电离层广义R-T不稳定性发展的控制因素分析[D];武汉大学;2009年

2 孙晶;黄骅坳陷孔南地区沙河街期层序地层的构造—沉积响应模型[D];吉林大学;2010年

3 明洁;东菲律宾海帕里西维拉海盆第四纪沉积特征和物质来源及其古环境意义[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3年

4 雷能忠;芦岭井田煤储层属性预测与随机建模[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宗广;长江口及东海颗粒态氨基酸的来源、分布及控制因素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王威;龙门山谢家店震积体发育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分析[D];西南石油大学;2010年

3 任江丽;南梁西区长4+5储层特征及含油性控制因素分析[D];西北大学;2012年

4 周黎霞;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成藏控制因素分析及目标评价[D];西北大学;2012年

5 孔然;上海市大气降水中~7Be和~(210)Pb浓度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康静;准噶尔盆地陆东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储层特征及有利储层控制因素分析[D];西北大学;2012年

7 杨盼盼;南堡凹陷柳赞油田油藏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分析[D];东北石油大学;2013年

8 黄长兵;苏里格X区块山西组山2~3储层气水关系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3年

9 王虎;塔北西部英买力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10 马毅;铁路调车作业安全主控因素分析及集对综合评价[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316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9316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9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