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变革时代中国比较教育研究的使命与发展道路选择
本文选题:比较教育 + 使命 ; 参考:《比较教育研究》2014年02期
【摘要】:当今时代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国际社会和中国社会的大变革正在推动着教育的大变革,从而为比较教育研究带来了新的挑战与发展机遇。在大变革时代,中国比较教育研究承担着阐释教育规律、总结教育经验、引领教育改革、培养国际化人才、推动国际交流等重大的历史使命。为此,中国比较教育研究必须拓展研究领域,服务国家发展,打造学科特色,创新研究方法,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努力创建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派。
[Abstract]:The present era is an era of great change. The great changes in international society and Chinese society are pushing forward the great changes in education, thus bringing new challenges and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for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search. In the era of great change, Chinese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search undertakes the great historical mission of explaining the law of education, summing up the educational experience, leading the educational reform, training international talents and promoting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Therefore, the research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in China must expand the research field, serv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create the discipline characteristic, innovate the research method, strengthen the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and strive to establish the school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作者单位】: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分类号】:G40-059.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英杰;;再谈比较教育学的危机[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2 朱旭东;;试论“教育的比较研究”和“比较教育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3 顾明远;;比较教育与国际教育交流论坛[J];比较教育研究;2011年10期
4 于风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趋势研究[J];商业研究;2008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烈卿;对比较教育的几点肤浅看法[J];比较教育研究;1996年02期
2 李现平;比较教育学与教育学[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9期
3 杨玉宝;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新认识[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4 肖u&,姜晓燕;俄罗斯农村学校结构改革评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12期
5 钟启泉,黄志成,赵中建;开拓比较教育科学研究的新视域——兼论比较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方法论特征[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6 徐辉;林莉芸;;比较教育的“名”与“实”:论顾明远的比较教育观[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9期
7 生兆欣;;比较教育,为何研究?——20世纪中国学者的观点[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12期
8 李育球;;全球化背景下的比较教育研究元范式初探[J];比较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9 顾明远;;中国教育科学走向现代化之路纪实——纪念共和国建国60周年[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辛丽春;论日本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妹芝;促进平等,追求卓越[D];河北大学;2011年
2 周泉兴;我军院校初级指挥军官培养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袁长蓉;中美护理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4 金铁洙;中韩两国教师教育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杜静;英国教师在职教育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6 王强;知德共生:教师胜任力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杨素萍;比较教育的范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8 袁利平;本体存在与视域融合[D];西南大学;2009年
9 褚远辉;比较教育的价值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10 李姗姗;他者教育理论本土化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佳;高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安勇军;县域内督学责任区模式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修慧;美国学校教育中性别平等法律保护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4 黄思记;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定位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刘洋;韩国初中科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董利丹;比较教育相对主义分析范式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敬文彬;21世纪初中国大陆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理论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霞;中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养的比较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9 申丽;美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问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敬丽;新课标背景下初中散文写作教学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薛理银;问题法与比较教育——对布莱恩·霍尔姆斯的一次采访[J];比较教育研究;1992年03期
2 焦永纪;;基于心理契约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高占林;;人本管理的核心是尊重[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4 王英杰;;比较教育学定义问题浅议[J];外国教育研究;1993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邦平;国外比较教育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1991年01期
2 王英杰;;比较教育学定义问题浅议[J];外国教育研究;1993年03期
3 袁祖望;;比较教育中两个问题的商榷[J];教育研究与实验;1987年03期
4 徐小洲;比较教育研究的现状与趋势[J];全球教育展望;1995年01期
5 吴自强;;略述我国比较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及今后研究这门学科几个问题的商榷[J];外国教育研究;1986年02期
6 陈扬光;;围绕着“何谓比较教育”所展开的一场意味深长的争论[J];外国教育研究;1986年01期
7 钟启泉;;投身教育改革实践,焕发比较教育活力——在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第13届年会上所作的主题报告[J];全球教育展望;2007年01期
8 李晶晶;;我国比较教育学的问题研究及其改革[J];内蒙古教育;2008年20期
9 李咏梅;;浅谈多元文化与比较教育研究的内在关系[J];中国西部科技;2009年31期
10 胡力佳;;体现全球办刊意识的美国《比较教育评论》杂志——兼述美国比较教育研究的发展和趋势[J];全球教育展望;199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严奇岩;;王国维与中国的比较教育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马早明;;民国时期:中国比较教育学科的初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3 蓝建;;全球化背景下比较教育研究的基本视角——也是一种公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4 陈时见;;论雷沛鸿的比较教育研究与应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刘军;莫志斌;;傅葆琛乡村教育思想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刘志民;;前言[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吴霓;别必亮;;试论因素分析法在教育史研究中的应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8 许陆生;;学习叶圣陶教育思想 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道路[A];叶圣陶教育思想在当代的价值——江苏省叶圣陶研究会(2007)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滕大春;;从比较教育观点评费希特在教育史中的贡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金宏章;;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及其发展道路的探索[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林燕英 通讯员 黄凌云;五年三大改革 教育结出硕果[N];中山日报;2006年
2 北京师范大学 邹安川;行走在比较教育长河中[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合肥铁路工程学校 王蕾;转换机制 优化结构 走良性循环发展道路[N];中国企业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周飞;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任青;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N];人民日报;2011年
6 翟帆;顾明远从教60年教育思想研讨会举行[N];中国教育报;2008年
7 褚远辉;教育科研别“替外国人拉洋车”[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记者 宋晓梦;中俄首次开展大规模教育比较研究[N];光明日报;2006年
9 通讯员 焦苇 记者 徐敏;要敢于创新体现示范意识[N];解放日报;2009年
10 通讯员 焦苇;上海在教育上应体现示范意识[N];文汇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素萍;比较教育的范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梁燕玲;比较教育实证分析范式的变迁及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3 袁利平;本体存在与视域融合[D];西南大学;2009年
4 王舟;女童教育研究二十年的回顾与反思[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朱桂琴;教师的实践性格[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6 吴伟;职前教师教育中的学习环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7 唐晓娟;美国择校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何善亮;有效教学批判[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杜静;英国教师在职教育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10 赵雪霞;西方道德教育模式的比较:正义与关怀[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佳;试论比较教育研究中“比较”的单元与路径[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常媛媛;施瑞尔系统功能主义比较教育学理论分析框架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李玉旭;当代中国大陆比较教育学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4 王喜娟;从文化因素研究到“文化研究”:比较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变[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卫沈丽;试论比较教育学研究中的批判民族志方法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正青;比较教育依附论研究范式探析[D];西南大学;2007年
7 周世厚;论霍姆斯比较教育思想中的理性批判意识[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方志启;新世纪学校文化的使命和发展策略[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为民;中英教育督导制度发展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10 罗豫元;当代美国双语教育政策发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581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958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