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回归社群生活的道德教育——美国新品格教育的个案分析

发布时间:2018-07-09 10:48

  本文选题:社群生活 + 道德教育 ; 参考:《当代教育科学》2014年10期


【摘要】:作为一种异域文化参照,美国新品格教育为道德教育走向社群生活提供了一种借鉴和参考。美国新品格教育在回归社群方面做了许多积极而有效的探索,表现在社群表现形式的多样性、社群教育内容的统一性、社群教育功能的整合性。美国新品格教育提示我国当前的道德教育改革应该注重传统优秀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道德教育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探索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道德教育模式。
[Abstract]:As a kind of foreign cultural reference, American new character education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moral education to move towards community life. American New character Education has made many positive and effective explorations in the aspect of returning to the community, which are manifested in the diversity of the forms of expression of the community, the unity of the content of the education of the community, and the integration of the function of the education of the community. The new character education in America suggests that China's current moral education reform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raditional excellent moral education resources, return moral education to the life world of students, and explore the three-in-one moral education model of school, family and society.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锦宏;品格教育:向右摆动的“钟摆”?——美国品格教育发展与面临问题的探究[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谭再文;美国“品格教育伙伴”成立[J];全球教育展望;1994年02期

3 王学风;美国现代品格教育运动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3年08期

4 郑富兴;论美国新品格教育的"社群化"特征[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5 刘长海;美国品格教育质量标准介绍[J];基础教育参考;2005年03期

6 郑富兴,李桢;道德教育的现代性问题——关于美国品格教育争论的伦理学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6期

7 ;香港教育研究所所长谈华人品格教育的两大缺陷[J];思想理论教育;2006年08期

8 施铁如;面向新世纪的品格教育实践[J];现代教育论丛;1998年05期

9 褚远辉,李明国;布贝尔品格教育思想及其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启示[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10 林美云;;手牵手教出孩子品格力[J];中国德育;2011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卧松 编译;让动物走进品格教育课堂[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程国媛;台湾教育如是说[N];山西日报;2011年

3 朱小蔓;整合教育学习模式:对教育的另一种理解[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曹树林;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N];人民日报;2007年

5 记者 张锟;构建和谐社会 从素质教育抓起[N];驻马店日报;2006年

6 黄解放;当今学校人才培育缺少什么[N];三明日报;2011年

7 赵中建;布什政府公布美国教育改革蓝图[N];中国教育报;2001年

8 ;“情商”十年[N];中国教师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王瑜;青少年价值观“变异”考验学校责任[N];工人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丁锦宏;品格教育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高峰;生命与死亡的双重变奏:国际视野下的生命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苏娜;学生责任伦理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刘军;潘光旦人文教育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陈海青;德性视域下的美国当代品格教育研究[D];上海大学;2012年

6 付轶男;美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杨婷;榜样教育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狄伟;马丁·布贝尔的品格教育及其启示[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于莲;美国品格教育组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宁芬芬;美国品格教育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闫惠威;托马斯.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之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5 罗苏琴;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的课程观及其启示[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6 戴英杰;托马斯·里可纳的新品格教育思想及其借鉴意义[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7 张丽;美国新品格教育中学校、家庭、社区合作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8 吴佳;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9 苏芸;美国品格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实践探索[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10 张银萍;美国现代品格教育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启示[D];东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091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21091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3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