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关于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9-04-09 09:48
【摘要】:正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以往研究生课余学术交流活动相当活跃。其中特别是瞿葆奎教授倡导和主持的"学术星期六",长期坚持,形成了良好的学术研究风气。胡惠闵、黄向阳、王建军①三位老师对于我们的学术交流活动如何开展,着重解决什么问题,应有什么特点,也曾与我专门进行过讨论。现在我根据同三位博士取得的共识,谈谈我们的初步设想。
[Abstract]:In th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ost-graduate academic exchanges are very active in the past. In particular, Professor qu Baokui advocated and presided over the "academic Saturday", a long-term adherence to the formation of a good atmosphere of academic research. Hu Huimin, Huang Xiangyang, Wang Jianjun 1 3 teachers about our academic exchange activities how to carry out, focus on what problems, should be what characteristics, also had a special discussion with me. Now, on the basis of the consensus with the three PhDs, I would like to talk about our preliminary ideas.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分类号】:G40-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笪可宁,李向辉;研究生德育工作的新思考[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2 曹琼,武大林;研究生的实验室规范化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1998年03期

3 田宏碧,陈家麟;对我国研究生性教育的认识及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2年09期

4 赵丽娜;;浅析当代研究生的心理危机及应对策略[J];台声.新视角;2006年01期

5 商俊明;;论在校研究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及其缓解[J];长治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6 程萍;;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其对策[J];大学时代(B版);2006年10期

7 陈秋珍;;研究生学术行为过程中焦虑情绪的心理干预[J];中国热带医学;2007年08期

8 薛红霞;夏立利;;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年01期

9 韩雪荣;;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下研究生的应对方式[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7期

10 刘静;;研究生心理危机干预对策初探[J];学理论;2010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陆敏;姚本先;姚本先;;研究生自我同一性的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张会平;史卉;;团体心理辅导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实效研究[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周明远;夏谊;;高一学生身心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与德育思考[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交叉学科卷)[C];2005年

4 陈保红;李力;;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看德育要强化的几个观念[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会议论文集[C];2003年

5 吴建东;;略论德育是新世纪人才的道德基石[A];亚洲人才战略与海南人才高地——海南省人才战略论坛文库[C];2001年

6 陈建华;江晓萍;;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7 沈彪;宋建平;;学校心理辅导与德育的区别和联系[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8 殷洪涛;;创造美好的精神家园[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9 郭立双;;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研究报告[A];走进新教育: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成果集[C];2006年

10 孙惠;;浅析“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的关系[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钟文倩;文凭不代表生活[N];上海金融报;2005年

2 葛金华 孙粤文;江苏工院三学生获创新计划资助[N];中国化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蔡冬梅;大漠留香[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4 季谭;教育部:农民工子女上学工作机制初步形成[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张国宪;低龄就业与大龄考研[N];中国人口报;2003年

6 记者 李健 耿诺;北京奥林匹克教育“同心结”交流活动启动[N];北京日报;2006年

7 孙建业;德育:首先要从怎样做人教起[N];辽宁日报;2002年

8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刘惊铎;如何提高德育的亲近感和吸引力[N];中国教育报;2009年

9 康县大南峪学区教师 陈文月;在教学中抓好德育的几点体会[N];陇南日报;2009年

10 记者 赵婷;市中小学德育工作观摩交流周开幕[N];北京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昆;人本德育的唯物史观向度[D];苏州大学;2013年

2 于洪燕;中国传统“道德”内涵的现代解读与转换[D];西南大学;2010年

3 尚靖君;学校道德教育生活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4 沈晓敏;对话教学的意义和策略[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杨姿芳;“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D];武汉大学;2012年

6 张敏;学校制度生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7 王立仁;德育价值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正云;儿童心理辅导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赵霞;邦交正常化以来的中日教育交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佳川;体育锻炼对降低大学生自卑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松梅;研究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7年

2 胡新天;美的德育初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3 刘向宇;我国青少年休闲德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闫茹;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学校德育的应对策略[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家宁;论和谐教育思想在德育中的运用[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6 段慧兰;论德育话语及其更新[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梁茵;德育中“人”的迷失与回归[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刘洋;德育生活化—新世纪学校德育的发展趋势[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赵杰;学校教育中学生道德理解问题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张治勇;德育交往:现代德育的本质[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4550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24550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4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