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论社会转型期的人心优化与传统文化教育

发布时间:2019-08-02 18:39
【摘要】:就认识社会转型而言,教育理论界虽不如社会学界善于透视社会体制及社会结构变迁,也未曾像文学界那样转向文化研究,对社会转型进程中的众多文化社会热点现象展开深度揭示与批判,但教育理论界可以聚焦社会转型期的人心优化议题,同时探索以传统文化教育优化社会人心。自孔子起,即是以传统文化教育来优化社会人心。但从孔子以来的历史经验来看,仅靠传统文化教育尚不足以优化社会人心,还须采取体制措施,提高传统文化教育的社会地位与影响力,这样传统文化教育才可能切实产生人心优化功能。
[Abstract]:As far as understanding social transformation is concerned, although educational theorists are not as good at seeing through the changes of social system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social circles, they have not turned to cultural research like literary circles, and deeply reveal and criticize many hot cultural and social phenomena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However, educational theorists can focus on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hearts of the people in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explore the optimization of social hearts with traditional cultural education. Since Confucius,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education have been used to optimize the hearts and minds of society. However, from 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 since Confucius, traditional cultural education alone is not enough to optimize the social hearts and minds, and institutional measures must be taken to improve the social status and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education, so that traditional cultural education can effectively produce the function of optimizing the hearts of the people.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分类号】:G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康宁;;社会对教育改革的制约[J];教育研究;2016年03期

2 吴康宁;;“生命·实践”教育学:为教育学赢得学术尊严[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5年03期

3 程天君;;从“社会转(zhuàn)型”到“社会转(zhuǎn)型”——教育与人的现代化引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年04期

4 赵旭东;;从社会转型到文化转型——当代中国社会的特征及其转化[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5 郭艳华;;论晏殊《珠玉词》中的“臣妾心态”[J];文艺评论;2012年06期

6 李政涛;;中国社会发展的“教育尺度”与教育基础[J];教育研究;2012年03期

7 吴康宁;;教育改革成功的基础[J];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8 冯建军;;教育转型:从适应社会到引导社会[J];大学教育科学;2011年05期

9 吴康宁;;中国教育改革为什么会这么难[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4期

10 郭于华;;转型社会学的新议程——孙立平“社会断裂三部曲”的社会学述评[J];社会学研究;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磊;王明英;;当代大学生文化偏好的道德叩问[J];惠州学院学报;2016年04期

2 赵旭东;;结构的新逆转——从阅读和研究吉登斯的社会理论入手[J];西北民族研究;2016年03期

3 林荣日;师玉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社会负面影响因素及其优化[J];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04期

4 吴文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关主体间的利益博弈——基于“经济人”假设的视角[J];中国教育学刊;2016年07期

5 樊改霞;陈祖鹏;;教育改革中的学生阻力:样态、归因及其消解[J];教育导刊;2016年07期

6 宋秀丽;田野;杨漠;刘亚男;杨松;计妍;;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学生心理素质培养[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年03期

7 周勇;;论社会转型期的人心优化与传统文化教育[J];全球教育展望;2016年06期

8 柳博;;选择性:高考制度改革的机遇与挑战[J];教育研究;2016年06期

9 魏思雨;韩东;;教育社会生态学视域下:关于教育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6年12期

10 王鉴;李晓梅;;当代中国特色教学论的发展历程及启示[J];社会科学战线;2016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濂;;正当性与合法性之辨——评戴岑豪斯《合法性与正当性》[J];读书;2014年05期

2 石中英;;“三个面向”与中国教育改革[J];中国教育学刊;2013年10期

3 田飞龙;;“八二宪法”中的政治宪法结构[J];读书;2012年12期

4 岑边;;选择积极向上[J];读书;2012年12期

5 吴敬琏;;重启改革议程[J];读书;2012年12期

6 周晓虹;;理解国民性:一种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兼评英克尔斯的《国民性:心理-社会的视角》[J];天津社会科学;2012年05期

7 于建嵘;;诱发群体性事件的最大陷阱[J];人民论坛;2012年19期

8 赵旭东;赵伦;;警惕“底层冤化”——也谈信访制度[J];探索与争鸣;2012年03期

9 马光远;太阳生;;大幅减税是“积极财政”政策应有之义[J];珠江水运;2012年05期

10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发展研究课题组;孙立平;;“中等收入陷阱”还是“转型陷阱”?[J];开放时代;201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纪连功;充分发挥传统文化教育的积极作用[J];中国高教研究;2000年09期

2 ;台湾私立学校注重中华传统文化教育[J];两岸关系;2003年02期

3 刘晓春;对当前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调研与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年10期

4 樊朴;采用什么样的传统文化教育[J];中关村;2004年11期

5 杨智敏;;论新时期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若干问题[J];学术探索;2005年06期

6 覃萍;林宁;;谈大学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误区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6年35期

7 王冠华;;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提高大学生素质[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8 罗华文;;关于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几点思考[J];科学咨询;2006年11期

9 刘军;;校本课程——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J];中国民族教育;2007年05期

10 韩晓;;略论加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实现途径[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凯莉;;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与教育现代化[A];孔学研究(第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第三次孔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2 陈艳;;关于加强高校学生写作课上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12年

3 梁文红;;关于在幼儿园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与实践[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3)[C];2013年

4 熊士荣;肖小明;苟娇娇;;论科学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契合[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传承中华文化,丰厚办学底蕴 诵读国学经典,激励生命成长——广东省廉江市第一中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成效显著[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语文建设卷)[C];2013年

6 彭忆;;德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A];孔学研究(第十四辑)——云南省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刘慧萍;喻嵘;张国民;方克力;吴霞;李玲;肖艺;王宏宝;庄乔;黄珍琦;;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出路[A];中医药继续教育新论2013[C];2013年

8 刘滨;;图书馆如何担当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超越[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欧阳继林;丁梅君;;试论第二课堂的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医学生培养中的重要作用[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教育——德育论丛(第二辑)[C];2012年

10 王应兆;;必须加强对干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A];孔学研究(第三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海峡两岸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民革省委会;加强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N];光华时报;2006年

2 赵昂;重启传统文化教育还需要什么[N];工人日报;2012年

3 解艳华;传统文化教育主战场在课堂[N];人民政协报;2013年

4 记者 于帆;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需进一步加强[N];中国文化报;2013年

5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陈卫平 采访整理 郑依菁;“让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正式教育体制”[N];东方早报;2013年

6 首席记者 李云萍;市传统文化教育协会成立[N];石家庄日报;2013年

7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博士后 赵金刚;传统文化教育更应注重价值传承[N];中国教育报;2014年

8 江苏省兴化市第二实验小学 冷玉斌;做适合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4年

9 张鹏举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语文教育专家;应当正视传统文化教育的现实问题[N];中国教育报;2014年

10 记者 黄俊华 通讯员 罗曼;明年秋季起开设传统文化教育地方课[N];湖北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建设;我国传统节日体育现状与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政;高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雷秋云;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梁琴琴;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3年

4 舒陆陆;“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中的政府文化职能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5 洪晓雪;台湾翰林版高中国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6 刘林建成;泉州地区中小学传统南拳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7 袁英英;中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问题研究[D];延安大学;2015年

8 郭舒婷;信息技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9 洪希彦;科技提升传统文化发展的路径和对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10 丁琳琳;民国小学读经活动的演变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5222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25222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c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