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教师人文素养在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中的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16 22:02

  本文关键词:教师人文素养在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中的作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新课程的推进使得新的课程理念和教学模式逐渐进入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在新课程中,传统功利性和单向性的师生关系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潮流和新课改的理念,师生关系的地位与作用显得更为重要。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因此,结合新课改理念,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是当代教育界和整个社会迫在眉睫的事情。在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中,教师是重要因素,占有主导地位。教师的人文素养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方面。教师的人文素养不仅指的是人的内在品质和修养,还包括教师的学养和教养;从职业角度讲,是指教师所拥有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方法。新课改下的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理解和尊重,具体是指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等。教师较高的人文素养可以有效改善紧张、冷漠的师生关系现状。教师丰富的人文知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崇拜感;高尚的人文精神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价值观;独特地人文方法有利于拉近师生间的距离。针对如今教师人文素养缺失问题,分析其原因可概括为:学校帮扶工作不到位,缺乏专业指导;教师自身知识缺乏更新,教学能力缺乏创意;功利性教育蔓延,教师心中教学目标偏离;社会整体人文素养不高,教师深陷其中却不自知。通过对国内外新型师生关系构建中提升教师人文素养经验的借鉴和总结,提出以下提升教师人文素养的对策:一是从学校管理和政策上建立专项培训制度和平台;二是从福利待遇上保障教师地位以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三是从教师自身上增强终身学习意识和职业责任感;四是从社会环境上提升整个社会的人文素养水平。本文试图从教师人文素养角度出发来分析和新型师生关系两者的关联,希望对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的新课改实践提供帮助。
【关键词】:构建 新型师生关系 教师人文素养 提升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45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S5-9
  • 绪论9-15
  • (一)问题提出背景及意义9-11
  • 1.问题的提出9-10
  • 2.问题提出的现实意义以及价值10-11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1-15
  • 1.国外研究综述11-12
  • 2.国内研究成果综述12-15
  • 一、教师人文素养与新型师生关系构建15-21
  • (一)教师人文素养的内涵及其表现15-16
  • 1.人文知识15-16
  • 2.人文精神16
  • 3.人文方法16
  • (二)新型师生关系的内涵及其类型16-18
  • (三)教师人文素养与新型师生关系的内在关联18-21
  • 1.教师丰富的人文知识有利于增加学生崇拜感18
  • 2.教师高尚的人文精神有利于提升学生价值观18-19
  • 3.教师独特地人文方法有利于拉近师生间的距离19-21
  • 二、如今中学教师人文素养的问题及其对师生关系的影响21-29
  • (一)中学教师人文素养的问题现状分析21-23
  • (二)中学教师人文素养缺失问题及其成因23-26
  • 1.学校帮扶工作不到位,,缺乏专业培训指导23-24
  • 2.教师自身知识缺乏更新,教学能力缺乏创意24-25
  • 3.功利性教育蔓延,使教师心中教学目标偏离25
  • 4.社会整体人文素养不高,教师深陷其中却不自知25-26
  • (三)教师人文素养缺失对师生关系构建的影响26-29
  • 1.匮乏的人文知识不易于满足学生的好奇心26-27
  • 2.庸俗的人文精神容易引导学生形成错误的三观27-28
  • 3.单一的人文方法容易降低学生接近教师的积极性28-29
  • 三、借鉴总结国内外经验提升教师人文素养的对策29-37
  • (一)提升教师人文素养的国内外经验借鉴总结29-32
  • 1.欧美师生关系及教师人文素养的经验借鉴29-31
  • 2.国内提升教师人文素养的经验总结31-32
  • (二)提升中学教师人文素养的对策32-37
  • 1.从学校管理和政策上建立教师人文素养专项培训制度和平台32-33
  • 2.从待遇福利上保障教师地位以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33-34
  • 3.从教师自身上增强教师的终身学习意识和职业责任感34-35
  • 4.从社会环境上提升整个社会的人文素养水平35-37
  • 结语37-39
  • 参考文献39-41
  • 致谢41-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丽华;试论高职教育中的人文素养培育[J];江西教育科研;2004年08期

2 何芳,顾军;教师人文素养的四个方面[J];人民教育;2004年24期

3 王晓侠;杨灵;;提高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途径[J];职业技术教育;2005年32期

4 吴志忠;;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7年S1期

5 肖莉;;未成年人群体人文素养之探析[J];攀登;2007年04期

6 李霞芬;;关于提高高职院校教师自身人文素养的思考[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32期

7 米新英;;高校教师人文素养培养的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04期

8 刘胜花;米新英;李亚婕;刘泽琴;;加强高校教师人文素养的探究[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9 林莉;;论语文教师更应提高人文素养[J];才智;2009年28期

10 陈玲;;提高教师人文素养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1年2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宜剙;张洁;;提高护士人文素养的必要性和主要途径探讨[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9年

2 沈霖霖;朱大年;;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养[A];中国生理学会第十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3 王家林;陈佩华;;对提高高校体育教师人文素养的探析[A];第十五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5年

4 郑平;;高职生应努力提高人文素养[A];2011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舒毅;;浅谈农村初中化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2卷)[C];2010年

6 张学工;;提高教师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黄雪真;;提升人文素养:用心守望,静听花开[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3)[C];2013年

8 包韬略;;期刊数学编辑的科学人文素养[A];江西出版科研论文选(第10集)[C];2010年

9 朱丽丽;薛松梅;;儿科护理学教学渗透人文素养知识的实施路径[A];2012年河南省护理科研暨临床护理PBL实践教学骨干研修班论文集[C];2012年

10 刘红;;试论美术教育对人文素养与创造性能力的培养[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 冯潮华;贯彻落实社科普及条例 大力提升公民人文素养[N];福建日报;2014年

2 李雪林;上海提升中小学教师人文素养[N];文汇报;2008年

3 朱仲田;浅谈教师人文素养[N];甘肃日报;2008年

4 里河区华林路第一小学 王天庆;谈教师的人文素养[N];甘肃日报;2010年

5 深圳市北师大南山附中高级教师 杨先武;人文素养:自主招生的必备项[N];中国教育报;2013年

6 早报记者 韩晓蓉 实习生 戴心怡;商学院不能为拼指标放弃人文素养[N];东方早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李雪林 实习生 唐闻佳;成“大家”理工科学生更需人文素养[N];文汇报;2009年

8 张志华;人文素养与医生门槛[N];健康报;2003年

9 曹文轩邋作者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超女快男”代替不了人文素养[N];人民日报;2007年

10 通讯员 邹海伟;教师的人文素养需提升[N];联合时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巧平;新课改理念下学生地理人文素养培养的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宋丽;中职艺校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D];苏州大学;2015年

3 陈灿;物理课程的人文素养功能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6年

4 曹璐;高职院校人文素养课程融合湖湘文化的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5 张保艳;论小学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D];延安大学;2016年

6 王丹;教师人文素养在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中的作用研究[D];河南大学;2016年

7 吴迎朝;论教师的人文素养[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曾佳佳;高中英语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的现状调查及其对策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9 黄久娟;当代中国大学校长人文素养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10 徐德刚;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体育教师人文素养调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教师人文素养在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中的作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23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2523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6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