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整合传播理论的教学设计及其模式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G40-05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鹿钦礼;张影;;本科阶段教学设计模式的分析与研究[J];群文天地;2011年16期
2 陈文鑫;陈军敢;高茅;;教学内容设计浅析[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0年04期
3 靳京;;高中英语阅读课任务型教学设计与应用[J];青春岁月;2011年12期
4 曾祥翊;;从国际学者对话透视教育技术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5 刘素华;;小议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几个误区[J];中学生英语(初中版);2011年Z4期
6 卿丽;颜洁;;缄默知识观与体育艺术类课程教学设计的探讨[J];知识经济;2011年14期
7 李瑾;;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及对早期教育的启示[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年06期
8 谭敬德;;格拉塞斯菲尔德激进建构主义理论认识论特征及对教学设计的影响[J];现代教育技术;2011年07期
9 宋阳;;数字化教育游戏教学系统设计模式初探[J];现代教育技术;2011年08期
10 詹泽慧;;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组合式任务驱动教学设计[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胡贻聪;;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化学教学改革[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2 金刚;;整合传播:区域型乳品企业的一门必修课[A];首届中国奶业大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杨叁平;;整合传播 与时俱进 让大众共享现代中药累累硕果[A];2011全国中医药科普高层论坛文集[C];2011年
4 陈果;;传播媒介视角下低碳城市发展探析[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5 罗桂湘;孔毅民;;广西气象科普本土化传播的实践与探索[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6第四届气象科普论坛[C];2011年
6 程洪智;;品牌文化:太阳能企业发展的源泉[A];2011中国太阳能热利用行业年会暨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杜红;谭鹏;李向日;李飞;胡慧华;杨蕾;;基于构建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在中药炮制实践教学中的应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阳光保险集团品牌宣传部总经理 张杰;阳光绽放:立体绑定整合传播[N];中国企业报;2011年
2 顾 江 蒋 江;实效性整合传播——— 大势所趋的“新广告”[N];中国工商报;2005年
3 尤红梅;整合传播下的广告公关此消彼长?[N];中国经营报;2004年
4 于斐;活动行销整合传播和终端[N];医药经济报;2003年
5 侯陆勋;花样蓝岸家年华[N];汕头日报;2006年
6 王伟;整合传播中国生根[N];深圳商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李媛;卫视整合传播 挑战央视广告[N];中国经营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袁媛;Real time时代:整合传播没有捷径[N];中国经营报;2011年
9 蒋飞;招商银行:整合传播缔造金融品牌[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10 郑越华;衢州日报整合传播实践浅析[N];中华新闻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淑X;基于整合传播理论的教学设计及其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2 揭后新;“双主体”教学设计模式在网络课程中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3 张帆;奥运新闻资源的整合传播策略[D];郑州大学;2009年
4 李理;营销传播的整合和实施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5 谭晖;电视健康节目的健康传播学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6 王鲁美;基于Web的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模式设计与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3年
7 刘昊;智力落后班级多媒体教学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陈怡;西部组合卫视[D];四川大学;2005年
9 邓飞;体育营销初探[D];武汉大学;2005年
10 王延;学程式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D];扬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906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2590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