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梦麟教育思想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G40-09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国涌;;谨守蔡校长余绪的蒋梦麟[J];教育;2011年08期
2 党宁;;蒋梦麟:薪尽火传,务实图强的“功勋校长”[J];教育与职业;2007年16期
3 张觅;;蒋梦麟把北大引向学术中心[J];教育;2009年23期
4 肖庆华;论蒋梦麟的个人主义教育观[J];当代教育论坛;2003年11期
5 于丁;;陶行知妙答蒋梦麟[J];课外阅读;2007年01期
6 张晓唯;1945年北大“易长风波”[J];书屋;2005年09期
7 高智雄;;穿越实用和道德藩篱的近现代科学和科学教育——读蒋梦麟自传《西潮与新潮》[J];中国教师;2010年21期
8 ;宜宾师专“马卡连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研究会”成立[J];宜宾学院学报;1988年01期
9 章俊松;;《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研究论文集》出版[J];人民教育;1989年12期
10 于丁;;陶行知妙答蒋梦麟[J];小学生(探索心理);2009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秉德;;《李廉方教育思想研究》序[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林月秀;;孙中山与革命追随者蒋梦麟[A];“孙中山北伐与梧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何光峰;;蒋梦麟平民教育思想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王鑫;;奥斯特的物理实验教育思想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王颖;;蒋梦麟教育思想探析——兼谈蒋梦麟与杜威教育思想之关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何成刚;;杜威教育学说与蒋梦麟的学校历史教育革新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7 马秋帆;;《雷沛鸿教育思想研究》序[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包国庆;;教育史研究中的方法论智慧——韦善美先生倡导雷沛鸿教育思想研究中的系统方法论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9 汪灏;;雷沛鸿教育思想研究概述[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宋恩荣;;借鉴杨贤江教育思想,推动新时期教育改革——杨贤江教育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致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玉顺 山东省临朐一中;“北大功狗”蒋梦麟[N];中国教师报;2011年
2 张如安;新潮和西潮[N];宁波日报;2007年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马勇;蒋梦麟: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教育部长[N];社会科学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马国川;刘道玉:我理想的大学什么样[N];经济观察报;2009年
5 见习记者 禹跃昆;北京霍懋征教育思想研究会成立[N];中国教育报;2011年
6 张耀杰;五四运动中的北大南迁[N];南方周末;2010年
7 韩三洲;西潮冲击下的百年中国[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8 散木;谁为李大钊办丧事[N];协商新报;2006年
9 杨凯邋赵晓霞;海归赋[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10 程巍;北大1922年10月“讲义费风潮”[N];中华读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虞吉;民国教育电影运动教育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2 王燕晓;毛泽东的教育思想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3年
3 陈文华;老子思想的教育价值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爱勤;会通中西 融贯古今[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战胜;赫尔曼·基泽克政治教育思想研究(1960-2000)[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6 陈哲;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7年
7 张正锋;权力的表达:中国近代大学教授权力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志强;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9 程稀;夏N尊语文教育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殷波;中国现代艺术教育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志国;江泽民军校教育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陈婷;王充教育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白金祥;罗素的教育思想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龚海霞;徐特立语文教育思想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5 李为民;托马斯·杰斐逊教育思想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6 宛姝;士大夫·科学家——徐光启教育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刘建佳;江泽民教育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郭丽平;现代教育家卢作孚的事业与教育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9 王洪军;宋恕教育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杨冰;宋代原创性教育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659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2665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