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论人之超越性与教育关注

发布时间:2020-06-04 01:41
【摘要】:超越性是人的生命存在与活动的根本属性和内在特质。正是因为人的超越性,人不会仅仅停留于现实世界的满足和追求,而是在不停的寻求着对于已有本我的超越,追求自身有限性的不断突破,追求自身生命价值的不断升华,从而使人的生命活动在不断超越中赋予永恒的价值和无限的意义。教育作为直面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就应该关注人的超越性,注重引导学生追求生命的超越,实现生命的超越,并在追求生命超越的过程中,发现生命的意义,创造生命的价值,实现生命的辉煌。然而,现实中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却遗忘了人之超越性,鉴于此,我选择了“论人之超越性与教育关注”这一题目进行研究。本论文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人之超越性的内涵。论文首先回顾了中外哲学史上对人之超越性的不同理解,然后从价值论的视角出发对人之超越性的内涵作了厘定,认为超越性是人的存在与活动的根本属性和内在特质,是人高于动物之所在,是人之为人的标志。 第二部分:人之超越性与个体生命。论文从个体生命的有限性、可能性、生成性和文化性四个方面对人的生命存在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人的真正的超越主要表现在人的境界的提升、信仰的探求、意义的追问以及走向审美的过程中,从而为后面的内容提供理论依据。 第三部分:人之超越性视域下的教育实然发展和应然追求。论文先就现实中功利化的教育观念使学生不思超越、膨胀化的教师权威使学生不敢超越、标准化的课堂教学使学生不能超越三个方面揭示现实教育中对人之超越性的遗忘;然后从教育的目的应是人的超越性的持续,表现为人的生长过程;教育的过程应是以人的超越性为指向的人与文化的双向建构过程;教育的追求应让人学会不断地创建可能生活三个方面阐释教育的应然追求。 第四部分:关注人之超越性的应然教育策略。在前面三部分分析基础之上,论文提出了提升生命境界、坚定生命信仰、寻求生命意义、走向生命审美的应然教育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G4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惠英;把个体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孩子[J];宁夏教育;2003年11期

2 张德明;;向死而生——细读兰逸尘的《殒》[J];阅读与写作;2006年01期

3 杨海碑;生命[J];小学生作文辅导(作文与阅读版);2005年09期

4 傅书华;另册中个体生命的疏离与残损[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5 张秀兰;;课程资源中的生命解读[J];基础教育;2006年03期

6 刘新英;《世说新语》:审美视野中个体生命的展现[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7 梁凯;;长河中渺如粟粒的生命——读米沃什《邂逅》[J];阅读与写作;2009年09期

8 何怀宏;;《孩子,我们来谈谈生命》节选[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1年05期

9 齐学红;教育的出发点:对个体生命的理解与尊重[J];教育评论;2000年05期

10 张芳德;“道”:人类个体生命终极价值的建构[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牛;;以史为鉴 可知兴替[A];《重庆通史》首发座谈会评论集[C];2003年

2 段从学;;李小洛:在宿命的贫困中孤独地飞翔[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李小洛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方千华;;生命视野下的竞技者个体关注[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4 郭武;;神仙信仰的变革与元代净明道团的兴起[A];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第二次会议论文集[C];2003年

5 吴玲;;铁凝小说言语修辞[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6 李莉;;“小女子”的恍惚[A];新时期戏剧创作研究文集[C];2009年

7 尹晓丽;;生命之轻与文学之重——20世纪中国小说欲望书写的杂感[A];中国小说研究[C];2003年

8 石瑛;;作文,人生可言说的美丽[A];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写作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段从学;;地之子的行吟——艾青诗歌中的土地、个人与国家[A];新诗研究的问题与方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蒋庆;;我所理解的儒学[A];《国学论衡》第二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艳;敬畏个体生命的存在状态[N];中国艺术报;2003年

2 张颐武(北京大学教授);藏獒一生都为别人而战[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3 张海晏;谈谈“三不朽”[N];光明日报;2007年

4 新华社记者 周婷玉;郭沫若:把有限的个体生命融进无限的民族生命里[N];光明日报;2005年

5 傅书华;散文大潮中的一朵浪花[N];山西日报;2005年

6 河南省地矿局 周强;在梦想中起舞[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7 杨宛记录整理;反抗绝望[N];贵州政协报;2002年

8 洪治纲;激情的岁月 命运的咏叹[N];文艺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曹_g;绿色健身 个体与环境的统一[N];中国体育报;2007年

10 张文初;“困境”何以孕育“无边风华”?[N];中国教育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傅书华;蓦然回首[D];河南大学;2004年

2 李文莲;论新时期中国散文中的生命意识[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翟永明;生命的表达与存在的追问[D];山东大学;2005年

4 戴岳;找回失去的“道德自我”[D];西南大学;2009年

5 潘华琴;文学言语的私有性[D];苏州大学;2007年

6 李伟;培育个体生命自觉[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陈静;当代文学中的新疆经验与书写[D];苏州大学;2006年

8 邓达;知识论域下的高校德育课程[D];西南大学;2008年

9 逯改;生命权及其保障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10 成守勇;礼乐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忠强;论人之超越性与教育关注[D];河南大学;2005年

2 丁颖;论死亡意识教育[D];河南大学;2006年

3 李夏慧;论走向生命对话的教育[D];河南大学;2005年

4 李伟;个体生命视角下的创造与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5 杨征;论悲剧意识教育[D];河南大学;2007年

6 袁媛;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初探[D];河南大学;2007年

7 赵艳艳;绽放生命的色彩[D];河南大学;2006年

8 吉U,

本文编号:26956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26956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8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