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

发布时间:2020-06-18 20:41
【摘要】: 论文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主要包括五个方面:(1)教育制度在教育的发展与变革中究竟居于 什么样的地位?对现实教育制度的关注究竟会对教育实践产生什么样的影响?(2)教育制度究竟 是取决于个人基于自身利益的理性计算,还是取决于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某种客观的“社会” 力量?把教育制度归结为一种外在于个人教育行为的既定框架会产生什么样的实践后果?(3)教 育制度的利益背景究竟是属于需要批判和清除的对象,还是要把人们借助于教育制度进行的对教 育利益的追求公开化、合法化?清除教育制度的利益背景在实践中是可行的吗?(4)现实的教育 制度变革究竟属于什么性质?导致这种制度变革的内在动力是什么?变革的方向主要表现在哪些 方面?(5)人们现有的对教育制度的关注主要存在哪些问题?要摆脱现有的研究困境需要一些什 么样的突破?真正揭示教育制度变革逻辑的理论应当具有什么特性?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论文在对旧制度教育学进行反思性分析的基础上,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 分析方法,提出了新制度教育学的分析框架和概念,并以这一分析框架和概念体系去分析教育制 度的生成与变革,得出了许多有益的结论。全文共分7章。第1章(“经济分析:新制度教育学的 分析框架”)是方法论部分,强调旧制度教育学的分析框架过于激进,必须用新制度教育学的经济 分析方法取而代之。第2章(“教育制度:最重要的教育资源”)是全文的总纲,认为教育制度具 有内生性,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第3、4、5、6章(分别为“自在性教育制度:前制度化教育剖 析”、“教育的制度化:强制性教育制度的生成”、“强制性教育制度的危机:现代的逆转”和“走 向后制度化:自主性教育制度的建构”)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考察,既对第2章提出的有关教育制 度的纲领性见解进行确证,同时也有自己的特殊任务,那就是深入揭示教育制度生成与变革的逻 辑,为现实的教育制度变革提供实践方向和理论模型。第7章(结语:新制度教育学在中国的前 景)按计划是对国内制度教育学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走向的考察。其中第3章本来已经完成,但由 于篇幅原因,没有完整提交。而第7章则由于时间仓促,根本来不及动笔,所提交的只是极简单 的几条思路。 论文的主要观点包括:(1)教育制度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它降低教育中的交易费用,界定 教育利益的范围,教育的根本变革有赖于教育制度的变革,对现实教育制度加以关注是我们摆脱 教育中的计划体制的关键;(2)教育制度具有内生性,产生于个人基于自身利益的理性计算,而 不是取决于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某种客观的“社会”力量,把教育制度“归结为”一种外在于 个人教育行为的既定框架,是强制性教育制度(尤其其现代部分)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3)教 育的利益背景不是需要批判和清除的对象,批判和清除教育制度利益背景的各种努力,要么是出 于追求另外一种隐藏着的教育利益的动机,要么必然会带进新的教育利益追求,问题的关键是在 各种教育利益之间取得协调和秩序;(4)教育制度有三种基本形态,它们分别是自在性教育制度、 强制性教育制度和自主性教育制度,现时代教育制度处于由强制性教育制度向自主性教育制度变 革的过程中,导致这种制度变革的不是道德理想,也不是精英理性,而是一种基于个人教育利益 的多元主义的制度博奕;(5)人们现有的对教育制度的批判和干预基本上出于理性自负和道德义 愤,带有一种强烈的浪漫主义、理想主义和权威主义心态,因而基本上属于旧制度教育学的阵营, 要摆脱现有的研究困境,必须首先更新思想方法,采用新制度教育学的分析方法,真正从现实的 人出发考察教育制度问题。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1
【分类号】:G40-011.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劳凯声;;追寻“人”的制度教育学——兼评李江源《走向自由:教育制度与人的全面发展》[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年05期

2 陈钊;;国民党党化教育制度研究综述[J];民国研究;2012年02期

3 李艳霞;赖克忠;;试论教育制度伦理化[J];中国教师;2007年S1期

4 何士;教育制度的百年更迭(上)──教育百年之二[J];内蒙古教育;1999年03期

5 王开;;秦汉教育制度、文吏培养及对简牍书写的影响[J];中国书法;2017年10期

6 王力;;“刮骨去毒”还是“壮士断臂”——论我国收容教育制度的未来走向[J];商;2016年28期

7 闫学;;新加坡的基础教育制度掠影[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年07期

8 王凯;;教育制度的发展与改革分析[J];学园;2018年08期

9 刘国艳;;三十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制度变迁的回望与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年08期

10 吕小宝;;婚前教育制度浅议[J];法制与社会;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介明;;教育制度中的文化因素(大纲)[A];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教育理论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摘要[C];1987年

2 毕诚;;略论我国教育制度变革与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3 史秋衡;;教育制度变革与创新[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4 刘惠林;;关于教育制度创新与变革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5 刘惠林;;关于教育制度创新与变革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6 郭建如;马林霞;;西方社会学的制度及教育制度的研究初探——制度的概念及分析方法的演变[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北京大学论文集[C];2004年

7 王宏军;翁良殊;郝志如;;强化教育制度监督措施 加强高校领导干部作风建设[A];教育系统廉政探索(第四卷)[C];2012年

8 樊改霞;;从自由主义理论的发展看国家教育制度的形成——兼评安迪·格林教授关于民族国家教育制度的形成理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9 张长海;杨树雨;张奎元;张思法;李向春;;现代企业教育制度研究[A];中国煤炭教育科研优秀成果文集[C];2001年

10 ;怳法青少年之

本文编号:27198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27198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8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