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实效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5 22:15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更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要提升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使青少年群体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达到"知行合一",就要抓住"难点"精准发力,站稳"立足点"、扎牢"制度链"、加强"针对性"、保持"贯穿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应有状态"。
【文章来源】:改革与开放. 2020,(Z3)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影响培育实效性的“难点”
1. 培育方式过于重显性而轻隐性
2. 培育内容过于重知识而轻践行
3. 培育效果过于重外象而轻内在
二、定向精准施策,合力提升培育的实效性
1. 站稳“立足点”: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 扎牢“制度链”: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3. 加强“针对性”:搭建分类培育体系
4. 保持“贯穿力”:融于社会日常生活实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探究[J]. 吕规,黄义灵,韩柱.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8(24)
[2]未成年人价值观形成的基本规律及教育措施[J]. 陈理宣.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0(05)
[3]提高未成年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的理论思考[J]. 关丽兰,李斌雄.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7(06)
本文编号:3324554
【文章来源】:改革与开放. 2020,(Z3)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影响培育实效性的“难点”
1. 培育方式过于重显性而轻隐性
2. 培育内容过于重知识而轻践行
3. 培育效果过于重外象而轻内在
二、定向精准施策,合力提升培育的实效性
1. 站稳“立足点”: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 扎牢“制度链”: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3. 加强“针对性”:搭建分类培育体系
4. 保持“贯穿力”:融于社会日常生活实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探究[J]. 吕规,黄义灵,韩柱.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8(24)
[2]未成年人价值观形成的基本规律及教育措施[J]. 陈理宣.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0(05)
[3]提高未成年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的理论思考[J]. 关丽兰,李斌雄.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7(06)
本文编号:33245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3324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