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共存”视野下的学生国际理解素养评价
发布时间:2017-07-31 03:18
本文关键词:“学会共存”视野下的学生国际理解素养评价
【摘要】:在21世纪,"学会共存"为定位和诠释"国际理解"素养提供了重要视角。基于这一视角,"国际理解"既要求学生认识和理解差异,追求一定的和谐,又要求他们学会与异己者共存。国际理解素养是一种综合性素养,可以分解为知识、技能、价值观和行为倾向等维度,适合采用质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等方式。本文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共存计划为案例,呈现与分析了适合用于国际理解素养评价的同侪互动、小组共享、"我与世界"关系建构、寻求指导、核查图表等五种评估模型,指出了开展国际理解素养评价的主要路径,并强调在评价过程中应关注和渗透学习者的自我反思,将学习者作为关键评价主体。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浙江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学习科学系;
【关键词】: 学会共存 国际理解 核心素养 评价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金琦钦/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学理论与设计。(杭州310028)张文军/浙江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学习科学系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课程理论与实践、后现代课程研究等。一、“国际理解”:核心素养的重要维度2016年2月,中国教育学会向各省市教育学会和相关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柳夕浪;;从“素质”到“核心素养”——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J];教育科学研究;2014年03期
,本文编号:5972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597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