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人际交往领域教育目标——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新发展

发布时间:2017-08-25 05:32

  本文关键词:人际交往领域教育目标——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新发展


  更多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 教育目标分类 人际交往领域


【摘要】:教育目标分类是教育教学实践尤其是教育目标制定的有效框架。1956年,布卢姆发表经典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三大领域,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此后随着脑科学、教育理论、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不断发展,很多学者陆续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进行细化、修订或创新。其中,人际交往领域作为独立于认知、动作技能、情感三大领域之外的另一类教育目标,逐渐步入了学者们的研究视野。该文认为,在原有的三大目标领域之外增添人际交往领域目标具有其合理性、必要性和迫切性,并对此进行了理论上的论证。最后,该文从技能分类视角划分了人际交往领域的具体层级目标,通过分析人际交往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基本技能类型,将人际交往领域划层级分为知觉技能、沟通技能、合作技能、领导技能、自我调节技能这五个子类。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习与绩效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教务处;
【关键词】教学设计 教育目标分类 人际交往领域
【基金】: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学科教学设计研究——以北京市中小学为例”(课题编号:AJA11172)研究成果
【分类号】:G40-011
【正文快照】: 一、引言 著名的教学设计专家迪克(Walter Dick)说过:“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工作或许就是确定教学目的,如果没有准确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者会冒这样的风险:基于根本不存在的需要去进行教学”[1]。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在具体学科、具体课堂中的转化,承载着促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茂恒;大学生人际交往探析[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2 钟艳;浅谈大学生的人际交往[J];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3 苏宝芳;人际交往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J];泰安师专学报;2002年04期

4 王双季;优化人际交往 提高教学效率[J];教育评论;2002年03期

5 李萍;网络与青少年人际交往[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2期

6 郑锐华;谈大学生的人际交往[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7 陆春庚;职校生人际交往的障碍及疏导[J];职教通讯;2003年10期

8 贾慧苏;中专生人际交往新特点之探析[J];职业技术;2005年04期

9 代媛媛;;旅游活动中的人际交往艺术[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10 马磊;;浅析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影响[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颖;;人际交往心理论[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2 刘燕华;陈晓;;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与人际交往困扰的相关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冒名芳;徐保卫;;人际交往中的修辞得体性原则[A];得体修辞学研究[C];1999年

4 赵纪萍;;建国60年人际交往中的价值观认同研究[A];新中国60年研究文集(2)[C];2009年

5 晨玮;;在语文课学习中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A];2007“校本培训”主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高立新;;外来人员子女人际交往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雷建华;;与人为善和构建和谐社会[A];陕西省“构建和谐老龄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陆晔;;人际交往作为新闻信息源:基于全国受众调查的讨论[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3)——网络化关系:新传播与当下中国论文集[C];2013年

9 刘肖岑;桑标;张雷;张文新;;大学生自利/自谦偏向的表现及其对人际交往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冯缦;;长其善 救其失 助人自助——一例大学生人际交往不适的案例分析[A];中国首届心理咨询师大会暨心理危机干预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光荣;人际交往创造健康成长的空间[N];云南日报;2004年

2 周光荣;营造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N];云南日报;2004年

3 傅学煜;真诚道歉有利人际交往[N];健康时报;2007年

4 李云萍;专家讲授心态与人际交往[N];石家庄日报;2007年

5 北京大学教授 夏学銮;人际交往需要哪些阳光心理[N];北京日报;2013年

6 一飞;现代人怎样进行人际交往[N];中国人事报;2000年

7 肖祥云;人际交往中的加减效应[N];健康报;2005年

8 肖春飞;人际交往与医患沟通(三)[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9 宇庭;人际交往切忌“过度投资”[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10 王 晖;人际交往很重要 沟通需要讲技巧[N];河南日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荆岵;研究生人际交往的现状探析及对策建议[D];青岛大学;2012年

2 徐鑫;青少年手机(短信)使用对人际交往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4年

3 媛红;小组工作在流动儿童人际交往认知中的实务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4 李彦霏;微信人际交往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5 解婧;高中生和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对比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5年

6 李焱;微信中人际交往与社会资本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7 朱艳;基于微信平台结构的人际交往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8 蒋婷焰;当前中职生人际交往的问题与教育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9 施莹;异国求学路上的跨文化生存[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10 徐静;大学生网络游戏人际交往与现实人际交往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7353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7353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6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