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行为动力理论及其对价值观教育的启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5 08:38
本文关键词:人的行为动力理论及其对价值观教育的启示研究
【摘要】:需要、利益、欲望、愿望、理想、信念、信仰等都是人的行为动力,它们构成维持和推动人类行为的动力系统,决定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也决定着人们的思维和认知。本文从中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需要、欲望和理想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需要、欲望和理想从概念、特征和类型方面进行了基本理论概述。在此基础上借鉴系统动力学层次之间的关系模型:低层次在系统中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是较高层次产生的基础;系统中的高级层次对系统各层次产生影响;系统中的各个层次是构成系统的各个单元,它们共同构成系统整体的运动。根据这一关系模型论述了需要、欲望和理想的关系即需要是欲望和理想产生的基础;理想是需要和欲望的整合和制约;需要、欲望和理想构成人的行为动力系统。文章进一步阐明人的行为动力诸层次属于价值追求,而价值追求是价值观的两大形态之一,因此人类行为的三大动力层次与价值观密切相关。最后阐明了以往的价值观教育没有对价值追求的各种形式进行分层研究,以此问题出发探讨了作为价值追求的需要、欲望和理想对增强价值观教育效果的启示,表明在价值观教育的工作中要充分了解并满足教育对象的合理需要,大力倡导节制欲望并回归人的需要,加强理想教育并引导教育对象树立远大的理想。
【关键词】:需要 欲望 理想 价值观 价值观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41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9
- 导言9-16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9-10
- 二、研究现状10-14
- 三、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思路14
- 四、创新之处14-16
- 第一章 人的行为动力理论概论16-26
- 第一节 需要的基本理论概述16-19
- 一、需要的概念16-17
- 二、需要的特征17-18
- 三、需要的类型18-19
- 第二节 欲望的基本理论概述19-23
- 一、欲望理论探源19-21
- 二、欲望的特征21-22
- 三、欲望的类型22-23
- 第三节 理想的基本理论概述23-26
- 一、理想的内涵23-24
- 二、理想的特征24
- 三、理想的类型24-26
- 第二章 人的行为动力诸层次之间的关系26-34
- 第一节 阐释行为动力系统内部层次之间关系的方法论原则26
- 一、低层次是高层次产生的基础26
- 二、高级层次控制着系统诸层次26
- 三、系统各层次相互作用构成系统整体运动26
- 第二节 需要是欲望和理想产生的基础26-31
- 一、需要是欲望产生的基础26-29
- 二、需要是理想产生的基础29-30
- 三、欲望是理想产生的心理基础30-31
- 第三节 理想是需要和欲望整合和制约31-32
- 一、理想对需要的整合31-32
- 二、理想对欲望的制约32
- 第四节 需要、欲望和理想构成人的行为动力系统32-34
- 一、需要、欲望和理想是人的行为动力因素32-33
- 二、需要、欲望和理想相互镶嵌构成行为动力系统33-34
- 第三章 人的行为动力诸层次与价值观的关系34-38
- 第一节 价值观的两种形态34-36
- 一、价值追求34-35
- 二、价值判断35
- 三、价值追求和价值判断的双向互动35-36
- 第二节 人的行为动力诸层次与价值观的关系36-38
- 一、人的行为动力诸层次属于价值追求36-37
- 二、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37-38
- 第四章 人的行为动力理论对价值观教育的启示38-45
- 第一节 充分了解并满足价值观教育对象的合理需要38-40
- 一、充分了解价值观教育对象的需要38-39
- 二、满足价值观教育对象的合理需要39-40
- 第二节 大力倡导节制欲望并回归人的需要40-42
- 一、大力倡导节制欲望41-42
- 二、引导价值观教育对象回归人的需要42
- 第三节 加强理想教育并引导远大理想的树立42-45
- 一、加强理想教育42-43
- 二、积极引导远大理想的树立43-45
- 结语45-46
- 致谢46-47
- 参考文献47-48
本文编号:9164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916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