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差异与教育回归——对少数民族数学教育中文化差异产生障碍的认识
本文关键词:文化差异与教育回归——对少数民族数学教育中文化差异产生障碍的认识
【摘要】:数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但对中国少数民族学生来说,数学是理科学习的拦路虎。原因是我国少数民族数学教育中存在数学语言文字转换、生活风俗习惯、民族数学资源、数学思维方式及数学学习价值取向等文化差异问题,妨碍他们的数学学习。要克服文化差异产生的学习障碍,需实施教育回归,主要路径是要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念,少数民族数学教育更要关注儿童基本数学生活经验,加强双语教学及"跨文化语言"的教育衔接,从数学是文化的视角来理解少数民族数学教育,淡化形式注重实质、让少数民族学生把握数学的实质。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凯里学院;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西南大学分中心;
【关键词】: 文化差异 教育回归 少数民族数学教育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贵州传统村落民俗数学调查研究”(项目编号:14BMZ050) 贵州省教育厅优秀创新团队“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团队”(项目编号:黔教合人才团队字[2013]2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633.6
【正文快照】: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文化系统极其复杂。随着历史的发展,各族人民之间的联系、交往逐渐增多,而人们在不同环境里所形成的感受、认识、思维、习惯及使用的语言等存在的差异,对教育发展提出严峻挑战。少数民族数学教育亦是如此,存在着数学语言文字转换、生活习俗、民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马文华;;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现状及其战略思考[J];民族教育研究;2014年03期
2 代钦;;多元文化形态下的中国数学教育——对中国少数民族数学教育的一些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13年02期
3 张维忠;陈碧芬;唐恒钧;;多元文化数学课程与教学研究述评[J];全球教育展望;2011年06期
4 张梅;;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模式及其语言使用问题[J];民族教育研究;2009年04期
5 郑毓信;民俗数学与数学教育[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
6 宋乃庆,,陈重穆;再谈“淡化形式,注重实质”[J];数学教育学报;1996年02期
7 陈重穆,宋乃庆;淡化形式,注重实质——兼论《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J];数学教育学报;1993年02期
8 孙名符;吕世虎;王仲春;;藏、汉儿童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差异性的研究[J];教育研究;1991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柯凡;;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现状与反思——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6年04期
2 张和平;宋乃庆;;文化差异与教育回归——对少数民族数学教育中文化差异产生障碍的认识[J];民族教育研究;2016年04期
3 李卓;于波;张琴;胡凡;;我国少数民族数学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展望——基于《民族教育研究》、《数学教育学报》的统计与分析[J];民族教育研究;2016年04期
4 冯建新;贾文梅;;我国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研究热点知识图谱分析[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4期
5 古力加娜提·艾乃吐拉;陈得军;帕里扎提·苏莱曼;;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办学行为规范现状调查[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6年04期
6 常宁;汪仲文;米哈尔古力·吐尔汗江;;基于民族数学背景下的新疆少数民族数学教育——以维吾尔族数学文化为例[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2期
7 徐冉冉;裴昌根;宋乃庆;;互联网+数学教育:“机遇”“挑战”与“应对”[J];数学教育学报;2016年03期
8 邝孔秀;宋乃庆;;发达国家小学数学教科书编写改革趋势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6年05期
9 吴江萍;;对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的点滴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6年16期
10 罗江华;张慧;;信息技术在北疆双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问题分析[J];民族教育研究;2016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仕武;;民族院校大学生就业资本与就业效果的实证分析[J];民族教育研究;2012年03期
2 代钦;李春兰;;对中国数学教育的历史和发展之若干问题的理性思考——对张奠宙先生的访谈录[J];数学教育学报;2012年01期
3 朱哲;张维忠;;中日新数学教科书中的“勾股定理”[J];数学教育学报;2011年01期
4 唐恒钧;陈碧芬;张维忠;;数学教科书中的多元文化问题[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年07期
5 张和平;罗永超;肖绍菊;;研究性学习与原生态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实践研究——以黔东南苗族服饰和侗族鼓楼蕴涵数学文化为例[J];数学教育学报;2009年06期
6 张勋;周鸿敏;;小学数学教材中性别刻板印象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08年07期
7 林夏水;;数学观对数学及其教育的影响[J];数学教育学报;2007年04期
8 章勤琼;张维忠;;多元文化下的方程求解[J];数学教育学报;2007年04期
9 章勤琼;;麻将中的数学与文化[J];数学教学;2007年08期
10 黄秦安;;关于数学文化的若干重要相关研究领域——兼论如何进一步开展数学教育的文化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7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凤;;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与超越[J];现代教育科学;2008年04期
2 徐智娟;崔国富;;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反思与辨正[J];教学与管理;2009年03期
3 张家;;关于“教育回归生活”[J];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2009年07期
4 陈井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之我见[J];江苏教育研究;2010年25期
5 胡卫珍;;国内学者“教育回归生活”研究综述:现状与不足[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22期
6 段兆磊;;“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是不确切的[J];教学与管理;2012年28期
7 彭喜珍;从应试教育回归到素质教育[J];新东方;1995年05期
8 翟爱芳;让道德教育回归生活[J];文教资料;2005年03期
9 李俊芳;;让教育回归“常识”[J];知识窗(教师版);2012年11期
10 梁明伟,温勇;教育回归生活与课程改革[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义聚;;让教育回归育人本位,构建全面人才观[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C];2013年
2 张晓肖;;让科技教育回归生活——以科技馆内容建设为例[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16以科学发展的新视野,努力创新科技教育内容论坛论文集[C];2014年
3 王建琴;;让“品性”教育回归校园[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 王才忠;让教育回归“树人”之本[N];湖北日报;2013年
2 张贵勇;让教育回归浸润心灵的轨道[N];中国教育报;2014年
3 本报首席记者 徐瑞哲;几年一个新台阶,让教育回归本质[N];解放日报;2014年
4 星杓;让教育回归本体[N];南方日报;2014年
5 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柳斌;让我们的教育回归[N];光明日报;2014年
6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原国家教委副主任、国家总督学 柳斌;让教育回归“以育人为本”[N];中国教师报;2008年
7 襄阳日报社评论员 朱孔舒;让语言教育回归本位[N];襄阳日报;2013年
8 记者 刘小兵;读者希望:让教育回归育人的本真[N];光明日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陈敏;让职业教育回归育人本质[N];宁波日报;2013年
10 杨鹏杰;取消“重点班”是教育回归本真的开始[N];呼和浩特日报(汉);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牛利华;“回归生活世界”思潮的教育学省察[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徐飞;农村教育回归农村生活的意义诠释[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2 杨清;道德教育回归现实生活的背景与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3 李宁;教育回归生活理念在华德福幼儿园运用的个案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4 陈超群;论教育与儿童现实生活和未来生活的关系[D];海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150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1115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