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本文关键词:教育心理学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本文通过对教育心理学中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三大教育心理学流派的总结和概括 ,探讨教育心理学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和启示。
【作者单位】: 大连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教育心理学 英语教学
【分类号】:H319
【正文快照】: 一、引言加拿大略安学院现代语言中心H .H .Stern博士指出:“没有可以不懂得心理学教者和教程理论而教授语言的,同样,许多教学理论著作有心理学特质迹象以及不时地对现代心理学理论的参考便不足为奇”(转引自刘润清,1999)。语言教学离不开心理学的指导。心理学的基本观点是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湘玲,宁春岩;从传统教学观到建构主义教学观——两种教学观指导下的英语教学对比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季小民;论英语教学中教师的“助手”角色[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卢中;;预制语块与大学英语作文教学[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3 张雪梅;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新探[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4 秦晓杰;套话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5 陈芙蓉;试探影响有效记忆的情感因素[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6 南潮;多媒体技术促进大班词汇教学理据分析及应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张哲华;英语师范生试讲中的理论探讨[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1期
8 刘莉;浅议图式论与英语阅读教学[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3期
9 徐晓莹;过渡语及其语言能力连续体研究对第二语言习得的意义与作用[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10 张长辉;;多媒体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卢福波;;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内容确定、层级划分与项目排序问题[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2 徐子亮;;两种不同的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学习策略分析[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3 孙琳;;欧美学生入门阶段汉字视觉与笔画顺序逻辑之心理程序的塑造[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4 周健;;语块教学在培养汉语语感中的作用[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5 卢福波;;语法教学与认知理念[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6 孙琳;;米尼奥大学东方学本科课程现代汉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兼谈初级阶段寓汉字教学于文化教学的经验[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7 徐子亮;;不同认知风格的汉语学习者在学习策略运用上的差异研究[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8 卢伟;;基于WEB的对外汉语教材多媒体协同编著系统设计与开发[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昝飞;聋生汉字加工中语音编码作用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胡健;逆证推理与言语理解[D];复旦大学;2003年
3 贺荟中;聋生与听力正常学生语篇理解过程的认知比较[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姜玲;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5 王道英;“这”、“那”的指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6 潘世松;不同年龄段语用主体语体特征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7 李善熙;汉语“主观量”的表达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陈曦;汉语多词素词的心理表征和加工机制的心理学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周统权;汉语动词配价理论及其神经心理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陈家旭;英汉隐喻认知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冰艳;交际策略与第二语言习得[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2 林敏;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词汇记忆与观念、策略[D];暨南大学;2001年
3 苏奕华;第二语言习得模式理论与口语教学[D];黑龙江大学;2001年
4 李晓岚;大学英语多媒体CAI课件制作探索[D];黑龙江大学;2001年
5 吕玉娟;英语词汇习得与词汇教学——从认知学的角度看英语词汇教学法[D];黑龙江大学;2001年
6 张艳;英语口语教学模式初探[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7 张曼;浅析英语诗歌在培养中国英语专业学生阅读能力中的作用及其实现途径[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刘勤;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教师语[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9 况灿;儿童外语习得词块法教学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1年
10 杨嘉云;陆良山区初中英语写作的障碍诊断及其分析[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姣娇;;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提高高职英语教学效果[J];才智;2011年13期
2 王俐;;浅谈英语教学中学生成就动机的培养[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 杨佳;汪冬瑾;宫建蓉;;情感因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09年04期
4 吴琳;;英语教学中如何转化差生——教育心理学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资讯;2010年25期
5 都鸣晖;;教育心理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08年52期
6 杨建生;;浅谈教育心理学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7 刘文纪;情感、动机因素在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8 李凤敏;;浅谈教育心理学与英语教学[J];世纪桥;2010年19期
9 王家刚;;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学周刊;2011年04期
10 丛桂梅;王英杰;;英语教学差生转化体会谈[J];青年思想家;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君;;借助学习迁移 促进有效教学——略谈英语教学中“先行组织者”的设计[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2 李战子;;社会学的语义学对英语教学的启示[A];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五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3 曾放珍;;情感因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连颖;;论高职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施建青;;开发非智力因素,提高英语教学质量[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丁洁;;融翻译教学于英语教学中[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10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许金杞;;试论建立多层次整体化英语教学体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惠芳玲;;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农村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初探[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9 匡晓玲;;论提高体育中专的英语教学质量[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李颖;;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与英语教学[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贵州安顺西秀区双堡中学 周才富;英语教学中“重点教学”初探[N];学知报;2011年
2 廊坊市第八小学 庞连蕊;浅谈英语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N];廊坊日报;2008年
3 纳溪区合面镇中学 周启祥;浅谈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N];泸州日报;2009年
4 湘桥区城西中学 王日丽;英语教学中的健康教育[N];潮州日报;2009年
5 刘斌;浅谈纯正英语教学及社会意义[N];六盘水日报;2009年
6 项城市第二职业高中 李春艳;英语教学之我见[N];周口日报;2009年
7 天水伏羲中学 马彬;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N];天水日报;2009年
8 河北省磁县南城中学 李付兰;英语教学要重视背诵和朗读[N];今日信息报;2009年
9 樟树市昌傅初中 邹朝晖;英语教学应与文化相联系[N];宜春日报;2009年
10 甘谷县西关中学 丁宝琴;谈英语教学与多媒体[N];甘肃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文;英语教学生态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2 窦东友;管理、技术与英语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孟冬梅;英语课堂动机激励教学设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王颖;教师反馈对中国大学生英语作文作用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5 朱麟;中国人说英语的节奏模式及在教学中的运用[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6 胡俊杰;小学英语教师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7 徐波;当代英国海外英语推广的政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8 盛迪韵;中学英语职前教师专业知识建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9 黄怀飞;汉语母语者第二语言习得成绩的年龄效应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晶;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学习策略与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德梅;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培养[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穆晓莉;高中英语教学中运用学生主体性学习策略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谷文明;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4年
4 雷沛华;学习风格调查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D];山东大学;2005年
5 卓潇敏;论任务型阅读教学[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6 宋文莺;论“中间型”任务教学法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7 隋东;中国中学英语教学中文化负载词的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新伟;高中二年级英语课堂互动现状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陈辉;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李美菊;信息差原理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181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1118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