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读写观研究
本文关键词:韩愈读写观研究 出处:《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韩愈作为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在政治、军事、文学、教育等方面均有建树。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为“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他的诗文集和教育文集流传于世一千余年,迄今仍受到文学研究者和教育研究者的推崇,其中的许多先进教育思想仍可适用于今天的语文教育,并给当代语文教学带来新的启示。本文使用文献研究法研究了韩愈的阅读写作理念。引言部分总结了韩愈阅读写作观的研究背景及现状。第一章主要论述韩愈的阅读观:在“读什么”即读物选择上,主张阅读儒家经典著作;另外,阐释了“醇”的读文标准及其表现形式。在“怎么读”即阅读态度上,认为读者要沉浸潜入文本,达到文本和读者的视域融合;在阅读策略上,主张训训义、抓句读,根据文章的不同体式,采用提要钩玄的读文策略。总结了三种阅读方法——观书存志法、优游读书法、读书札记法。第二章探讨了源于儒家“立言”思想的写作观。分别从文以明道,不平则鸣,自树立不因循,师意不师辞、辞必己出四个方面论述了韩愈的写作观。最后探讨了韩愈的读写观对当今语文读写教学的借鉴启示作用,兼论韩愈文章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考察了从唐代到清代对韩愈文章的选编解读以及新时期新课改前后对韩愈文章的选编以及解读。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33.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清华;2005年中国阳山韩愈国际学术研讨会暨韩愈离任阳山1200周年纪念会闭幕词[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2 毕宝魁;韩学研究的重要收获——评刘真伦《韩愈集宋元传本研究》[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3 冯广裕;;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文献研究的多维视角——评刘真伦《韩愈集宋元传本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01期
4 卞孝萱;;继往开来 共建韩学——’2008中国·孟州韩愈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词[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丁恩全;;执子之手 与子偕行——《周口师范学院学报》“韩愈研究”专栏创办10余年回眸[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曹辛华;;论韩愈的“文中之诗”及其意义[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7 陆涛;;论韩愈诗歌的奇险与平易[J];社科纵横;2012年09期
8 李坤栋;佞佛·辟佛·诋韩——兼谈《大藏经》对韩愈反佛的写叙[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9 何业光;《韩愈研究》值得一读[J];周口师专学报;1998年04期
10 刘真伦;韩愈“性三品”理论的现代诠释[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冯广裕;文献研究与当代意识[N];光明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敏;韩愈诗文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晓璇;乾嘉时期诗话中的韩愈论[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2 王曼青;清中叶韩愈诗歌接受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3 兰岚;韩愈与李翱人性论思想比较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4 张丽;韩愈读写观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
5 查金萍;韩愈诙谐诗风研究[D];安徽大学;2004年
6 王昌昊;韩愈辟佛的两种路径[D];中国政法大学;2014年
7 陈培文;论美国汉学界的韩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白文君;韩愈与岭南文化[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9 王珂娜;韩愈道统思想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年
10 左刚;从“道统”观和诗文创作实践看韩愈的文学理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3083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1308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