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高中语文课本中作文素材的挖掘与运用

发布时间:2017-12-29 14:56

  本文关键词:高中语文课本中作文素材的挖掘与运用 出处:《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高中语文课本 作文素材 挖掘与利用


【摘要】:作文教学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要点和难点,而写作素材的累积是写好作文的条件和根基。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修养的综合体现。学生语文修养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学生的写作水平;目前的高考局势是满分150分的语文试卷,作文分值60分,作文成绩的分数直接影响学生的语文成绩。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提升高中生的写作水平,是高中语文老师共同关注的话题,不断求索的道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曾经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阅读和写作是相得益彰的,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是提升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然而,人们一直都在高呼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却往往忽视了语文课文中的素材资源。刘赫《文心雕龙》①说“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泽辞。”“积学以储宝”是通过学习来积累渊博的知识,以此造就艺术创作的才能。著名诗人杜甫在《奉赠韦左承丈二十二韵》中提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韩愈也在《昌黎先生集·上兵部李侍郎书》②中提到“性本好文学,困困厄悲愁,无所告语,遂得究穷于经传史记百家之说,沈潜乎训义,反复乎句读,碧磨乎事业,而奋发乎文章。”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正如车的两个轮子,鸟的两个翅膀一样相得益彰。但是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栓桔,我们的不少学生读书太少了。贫乏的阅读量,使得现在学者的作文愈加幼稚,语言表达越来越粗俗化。叶圣陶老师就提到“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很明显与汲取有密切关系。”我想最初以涉猎书籍为基础,以思考积累为载体,以行之有效的阅读赏析,对其写作技巧、结构立意、言语信息进行加工提炼和多角度转换,启发和激励学生的写作水平,从而培养学生毕生受用的语文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有感而发。目前,高中生作文的最大问题就是缺少写作材料,所选择的材料过于陈旧,不够典型,作文缺乏论证力量。学生该怎样积累作文写作素材呢?“多角度积累素材”指引我们,“近水楼台先得月”,咱们不必舍近求远,舍本逐末。高中语文课本就是一座蕴涵着丰饶的议论说明文写作素材的宝库。课本便是学生精神食粮的起源,是语言学习的范本,所以应该在教育阅读中使用好文本多角度发掘写作素材。只有在教育阅读中不断发掘文本素材,启发练笔素养,读写联合,才能逐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就写作中苦于没有素材可用的学生而言,将课本的阅读材料与作文训练结合起来,巧用、化用教材材料填充自己的作文构想,写作之路才能从“山重水复疑无路”中走出“柳暗花明又一村”。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详细分析了高中生作文写作面临的困境,教师作文教学和学生学习写作的情况,课内素材利用的现状,探求高中作文教学低效化的解决途径。由此,本论文从高中生“作文写作与课内阅读脱节”的问题出发,从理论和应用层面去研究高中语文课文中蕴含的章法资源、语言资源、技巧资源,采用案例分析的具体方式,将语文课文中的写作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运用到高中生写作的具体实践中,探寻到具体的写作教学方法。从那些角度深挖课文素材,写出“高考作文评卷细目”里要求的“素材丰富,论据充分,境界深远”的优良的论述文来是本论文探索的重心。它绝非一套虚无缥缈的理论,而是从理论指导下的具体写作要领,目标是为一线高中语文老师的作文教学和学生的写作研习提供帮助和建议。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3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翔华;;作文教学刍议[J];文学教育(上);2008年05期

2 张建波;;浅谈作文与育人[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3 李妙文;;作文培训商机无限 加盟仕林大展宏图[J];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08年08期

4 王金玉;;联系生活 拓宽学生的作文思路[J];才智;2008年16期

5 黄雪娟;;写自己是作文训练的必由之路[J];文学教育(上);2008年10期

6 周云光;;论一句话作文训练及创作方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年04期

7 沈雅琴;;片段作文的教学[J];科学教育;2009年03期

8 赵咏梅;;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个性和创新能力[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9年08期

9 唐亮;;作文训练应该采取多种形式[J];文学教育(下);2009年08期

10 宫凤敏;;如何提高作文教学效率[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仲梅;;有关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A];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写作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彭庆;孙坚;;作文与做人[A];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写作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林莉;;浅谈中学研究性作文教学的内涵与特点[A];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写作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向水林;;作文教学要着眼素质开启心理[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5 刘彦;;积累感动 净化灵魂——用心灵相互取暖,用感动经营作文[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6 徐迎春;任德成;;绿色作文——作文教学的新境界——浅谈初一作文教学[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语文建设卷2)[C];2013年

7 吴永尧;;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七卷)[C];2014年

8 李彩萍;;守望精神交流的家园——作文教学随想[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9 王有寿;;作文教学应注意的几个环节[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10 唐秀华;;“反作文”引发的思考[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2002年度师范教育研究优秀成果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崇左市江洲区和平中学 甘必争;作文讲评之我见[N];学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杨咏梅 南京师大附中语文教研组长 王栋生;“反作文”反出真作文[N];中国教育报;2001年

3 山东省临沐县曹庄中学 李靖 陈蕾;作文要“新”[N];中国教育报;2003年

4 陈叶华;对修订版教材中作文的思考[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5 李人凡;交互式作文的创新意义[N];光明日报;2000年

6 翟锦慧 石岩;浅谈观察思维与作文[N];河北经济日报;2002年

7 杨亚芳;如何引导小学生学作文用小练笔方法效果好[N];中华合作时报;2004年

8 宣汉县凤鸣中心校 刘子成;作文教学注重“四性”[N];四川科技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 丰宁;《从此不怕写作文》 倡导想怎么写就怎么写[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2年

10 ;教育创新 需要创新的作文书[N];中华读书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丙之;从规训到解放[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2 林晓虹;运用新知识理论指导高中生作文训练的思考[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3 刘丽;个性化作文教学研究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敏;高中作文训练方案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5 徐铸;高中作文语言教学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6 冯捷;张家口市涿鹿中学高中作文训练现状调查及分析[D];延边大学;2014年

7 范孟设;自我发展作文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杜少青;写作过程中象—意—言转换生成原理和“活动式”作文训练的理论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俞愉;初中作文训练法新探[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10 关云凤;初中分梯度作文训练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506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13506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9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