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人教版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我国现当代选文演变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01 19:39

  本文关键词:人教版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我国现当代选文演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河北师范大学》 2012年

人教版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我国现当代选文演变研究

李茹  

【摘要】:当今基础教育改革,语文教材的改革一直是专家和教师关注的重点。由于我国语文教材以“文选型”教材为主,选文的数量、质量已经成为衡量一部教材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选文中变化最大,也备受争议关注和争议的是我国现当代选文。为探求语文教材我国现当代选文的演变轨迹,本课题选取义务教育法颁布后,人民教育出版社的1993年版、2000年版、2006年版(课标版)三套全国通用的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我国现当代选文进行分类、归纳、统计,研究其演变情况,审视教材选文发展的历史,借鉴前人的宝贵经验和历史教训,提出对未来语文教材选文的建议。 本文的引言部分阐述的是对三套语文教材的中国现当代选文演变研究的必要性,研究对象,概念的界定,本课题的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第一章从选文演变、选文系统和功用、选文建议三个方面阐述中学语文教材选文的研究现状。第二章对义务教育实施以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我国现当代选文的演变进行分析,总结演变过程呈现的特点,发现演变过程的得与失。主要是从篇目和数量、选文作者构成、选文内容三个维度进行研究。第三章探究语文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变化与我国现当代选文的演变关系,主要是从指导思想、学科性质、选文标准、编写建议等方面梳理大纲(课标)对选文要求变化呈现出的特点。第四章在前三章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现行初中语文教材的不足,从选文编排体系、选文制度、大纲(课标)三个方面的完善,提出对未来初中语文教材我国现当代选文的编选建议,期待构建更科学的初中语文教材的选文系统。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633.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雪文;;中学语文教学之理论依据[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年05期

2 周正逵;方向 素质 教材——对当前语文教学改革问题的几点思考[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3 周旭东;;《荷塘月色》,你想教给我们什么?——浅谈语文教材的选文[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年06期

4 赵长林;吕金伟;;三版本初中语文教科书选文价值取向的比较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年06期

5 柴爽;;语文教材选文之我见[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21期

6 吕芳萍;;追求理想的语文教材——简论中小学语文教材的选文[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7 张聪慧;;语文教科书中选文的教学价值[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8 李晓宏;中国语文教材历史发展轨迹综述[J];长治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9 王丰;郝玲;;对语文教材“选文”的思考与定位[J];教学与管理;2009年02期

10 刘文军;;新旧初中语文课本选文多维比较研究[J];教育导刊;2007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朋朋;新时期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文变动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徐聪;论高中语文教材新体系的构建[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3 牛文明;略论语文教材的选文制度和编排体例[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肖纯;中学语文教材选文标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文领;人教版新课标语文教材选文的课程功能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6 邓茜;美学理论对高中语文教材选文的影响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毛菊;人教社实验语文教材(7-9年级)文化类型透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孙玲;多元文化语境下高中语文课本选文取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周玫瑰;我国语文教材的选文功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周蔚;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现当代散文选文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德强;;五四散文的话语方式[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张雪;;杜威的认识论对“二元论”的“克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3 王达敏;《狂人日记》与当前小说的超现实写作[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4 黄书泉;论小说的影视改编[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5 邵毅;;女性身份的构建与本土文化身份的塑造——中国20世纪文学翻译中女性形象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6 杨赛;;荀子正名新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杨汉麟;李贤智;杨佳;;余家菊留英时期的教育活动与思想述评[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金大伟;;从抗争绝望走向孤独救赎[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9 吴凡;;古典的悲天悯人与现代的人性解剖——白先勇与张爱玲悲剧艺术的审美比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10 华建新;;课程文化:专题研究性小课程的开发与开放教育品牌课程建设——以四明地方文学专题研究性小课程建设为例[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钢;;论萧红与迟子建的乡土追忆[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六[C];2009年

2 王晓初;;鲁迅与五四新文化精神[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晓初;;鲁迅与五四文化精神[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张立华;;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及其现实选择[A];2010北京高教学会高职研究会学术年会“金商祺”杯优秀论文专辑[C];2010年

5 段会冬;;从农村城镇化看农村教育的目标定位问题[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我读《民主主义与教育》[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陶德宗;;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巴蜀作家[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8 魏洪丘;;“独语体”朦胧散文的独特创造——略论何其芳的《画梦录》[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9 陶永莉;;《蜀山剑侠传》研究史略述评[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10 舒志定;;马克思教育思想的人文特质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乔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洁;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孙菊霞;创伤叙事与写作治疗[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郝进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向永;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迪;试论情境型试卷——高考语文试卷的实用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园园;论戴望舒诗歌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接受[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贾丽颖;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平安;探骊中国武术中“黄金分割”思想[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吕云涛;学校教育中不当惩罚问题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徐艳君;初中教师间竞争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云亮;小学语文教师胜任力模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小雪;语文教育中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胡宝珍;高考作文命题发展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本富;学习型学校组织文化对教师专业发展影响的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建中;正确认识和把握语文教学的新导向——新颁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评介[J];保定师专学报;2000年03期

2 李敬敏;文学教学应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3 梁运佳;从多元文化视角审视学前教育课程内容[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4 金元浦;重新审视大众文化[J];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01期

5 贺宝林;;人类学视野下的地域文化[J];东方艺术;2005年20期

6 巢宗祺;关于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理念[J];湖北教育;2002年09期

7 黄雳;二十世纪语文教学大纲回眸[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8 孟凡丽;我国民族教育课程研究:回顾与前瞻[J];贵州民族研究;2002年04期

9 程晓云;知识观与教学评价的理论演变——语文课程新标准与旧大纲的比较分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教育);2002年12期

10 张树臣;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的历史阶段划分[J];黑龙江史志;2003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海燕;地域文化与课程[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刘志军;发展性课程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柯森;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及其实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大圣;百年语文育人功能检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孙慧玲;我国高中语文教材编制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立亚;语文课程标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解光穆;不同时期语文课程标准(大纲)中有关阅读教学规定的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张华;中学语言教材范文编选的文化视野[D];四川师范大学;2003年

4 高永亭;1978年以来六部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与英语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陈滔娜;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材(人教版)的文化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6 孙伟霞;多元文化背景中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陈月明丹;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下的校本课程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宋惠卿;语文人本化教材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农;大陆、台湾九年一贯制《语文课标准(纲要)》的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史广艳;关于初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的研究报告[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林;;当下中学语文教材的三维透视[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年04期

2 付绪红;;沪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中女性形象审察述论[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3 宗世海;;修订本初中语文教材病句例析[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2期

4 张希艳;刘元克;;初中语文教材选文的生命教育价值实现策略[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1年04期

5 吴守雷;;让“中国节”根植在学生心中——初中语文教材呼唤传统节日题材力作[J];语文建设;2009年02期

6 郑友霄;摆正“人”在语文教育中的位置──四年制初中语文教材的新构想[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7 张海侠;;教材选文的有效利用[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0年12期

8 罗文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指瑕[J];湖南教育(中);2011年07期

9 刘朝晖;周桂香;阳晴晴;;2003年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性别角色分析——基于1998年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研究结论的比较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8年09期

10 张铃铃;新课标下处理选文的几点尝试[J];教学与管理;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家俊;;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教材评价分析[A];中国语文报刊协会“第二届优秀论文评比活动”论文集[C];2004年

2 ;鄂豫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建设学术讨论会入选文章及作者[A];中原伟业——鄂豫边区抗日民族根据地建设学术讨论会、湖北省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及周恩来、刘少奇、李先念和新四军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3 ;湖北省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及周恩来、刘少奇、李先念与新四军研讨会入选文章及作者[A];中原伟业——鄂豫边区抗日民族根据地建设学术讨论会、湖北省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及周恩来、刘少奇、李先念和新四军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4 管军;;浅谈语文教学中美育的渗透[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5 ;初中语文教材语言面貌及字词教学的思考[A];首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冯田;;浅谈小学语文考试的新思维[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周正华;肖翠莲;;小学语文新教材(中年级)比较研究[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8 傅晓;;如何正确处理语文课本中的插图[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9 王应华;;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问题分析及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10 黄锡朋;;近几年高考试题走势分析[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N];团结报;2011年

2 商报记者 江筱湖;[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3 艳辉;[N];中国旅游报;2001年

4 刘芝亮;[N];黔西南日报;2010年

5 梁志林 杨金花;[N];光明日报;2004年

6 冯涛 张莹莹;[N];云南政协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王洪波;[N];中华读书报;2002年

8 记者 陈彬斌;[N];中国文化报;2003年

9 孙刚;[N];天津日报;2004年

10 孟苗;[N];山西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慧玲;我国高中语文教材编制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郭蓉;《文选》李善注征引式训诂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李君;大学语文教材研究(1978-2008)[D];南开大学;2010年

5 武汉强;《古文观止》选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李卫军;《左传》评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炜炜;老舍与语文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曹建召;学校语文知识生产方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9 孙众;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课内扩展阅读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袁丽;中学物理课程中数学知识的支持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茹;人教版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我国现当代选文演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张冰;四套初中语文教材选文系统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蔡琨;初中语文教材选文要求与案例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4 黄敏;长春版、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系统的对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戴婉琴;初中语文教材古代作品选文探讨[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宗威;长春版初中语文教材的选文特点及试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俞艳芳;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儿童题材作品选文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8 曲娜;小学语文教师教材选文认可度的调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瑞;初中语文教材中人文教育内容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2年

10 王珊珊;新课标下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选文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人教版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我国现当代选文演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14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1614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2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