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科书层面的减负路径与思考
本文选题:教科书 切入点:课业负担 出处:《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年05期
【摘要】:教科书是国家要求的集中体现,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占据重要地位。长期以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教科书承担着减负的重要使命。课业负担主要包括课业任务和主观感受两个维度,基于教科书的减负路径应从这两个方面开展,其主要包括内容减负、结构减负、使用减负、限重减负和数字减负五种方式。减负路径应逐渐从缩减学生课业任务向提升学生积极感受转变。强化教科书减负功能应继续促进教科书的编排科学合理,高度重视学生教科书使用的深入研究以及不断加速电子教科书的功能完善。
[Abstract]:Textbooks are the central embodiment of national requirements, the main basis for teachers' teaching, the main reference for students' study,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urriculum reform of basic education in China for a long time. It is an important task for the reform of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to lighten the burden on students. The textbook undertakes the important mission of reducing the burden. The burden of schoolwork mainly includes two dimensions: homework task and subjective feeling. The load reduction path based on textbooks should be carried out from these two aspects. It mainly includes content reduction, structural burden reduction, and use burden reduction. The way to reduce the burden should gradually change from reducing the students' homework task to promoting the students' positive feeling. Strengthening the function of reducing the load of the textbook should continue to promote th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arrangement of the textbook.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in-depth study of the use of student textbooks and constantly accelera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function of electronic textbooks.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分类号】:G63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胡惠闵;陈国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问卷的编制[J];全球教育展望;2016年04期
2 孙立会;;关于电子教科书的争议、正确理解与科学使用[J];课程.教材.教法;2014年03期
3 胡惠闵;王小平;;国内学界对课业负担概念的理解:基于500篇代表性文献的文本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3年06期
4 叶立军;王晓楠;;中美高中数学教材比较研究——以“几何概型”为例[J];数学教育学报;2012年02期
5 孔凡哲;史宁中;;教师使用教科书的过程分析与水平测定[J];上海教育科研;2008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曾家延;活动理论枧角下学生使用教科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慧;中国、美国、日本和新加坡高中数学教材中矩阵内容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东辉;;中小学生作业心理负担的定量分析:基于16141份数据[J];全球教育展望;2016年08期
2 简婧娴;;华应龙、徐长青运用教材生成课堂教学内容研究[J];考试周刊;2016年46期
3 杨欣;宋乃庆;;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内涵的多视角分析——基于九省市学生、家长与教师的调查[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年02期
4 胡惠闵;陈国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问卷的编制[J];全球教育展望;2016年04期
5 潘婉茹;孔凡哲;史宁中;;中小学教师教学自主权的现状调查与改进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2016年01期
6 胡惠闵;殷玉新;;我国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的历程与思考[J];全球教育展望;2015年12期
7 罗生全;靳玉乐;;三重效能指标建构:化解学业负担问题之匙[J];教师教育学报;2015年06期
8 殷玉新;华逸云;;为何课业负担始终无法减轻——以新课改过程中的减负为例[J];教育导刊;2015年12期
9 李金云;王嘉毅;;教科书使用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J];课程.教材.教法;2015年12期
10 董丽;刘岗;;新课程实施程度研究评述[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年09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徐慧敏;普通高中与IBDP高水平数学教材几何内容的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2 赵静;数学抽象的表现形式及其教与学的调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3 陈亚楠;中美两国高中数学教材空间几何体内容的比较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5年
4 丁思思;“数研版”与“人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平面解析几何内容的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5 齐虹;校本课程《矩阵的应用》开发与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6 李智伟;贵阳、宜昌高中数学新教师教材处理的比较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艾兴;;中小学生学业负担:概念、归因与对策——基于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2 秦玉友;曾文婧;赵忠平;;谁的非智力负担更重——中小学生课业不感兴趣程度、期望压力与焦虑水平调查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4年24期
3 秦玉友;赵忠平;;多不多?难不难?累不累?——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调查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4年04期
4 宋乃庆;杨欣;;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定量分析[J];教育研究;2014年03期
5 孙立会;李芒;;日本电子教科书研究的现状及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13年08期
6 杨欣;陶蕾;;我国中小学生学习负担感受调查与分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年04期
7 钱少江;葛君君;;我国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现状及建议[J];北方环境;2013年03期
8 柯政;;公众对课业负担的理解:基于2159份问卷调查结果[J];教育发展研究;2013年06期
9 胡惠闵;王小平;;国内学界对课业负担概念的理解:基于500篇代表性文献的文本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3年06期
10 董辉;杨兰;;课业负担的学校层面变量研究综述[J];全球教育展望;2012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严家丽;“教师使用教科书水平”与课堂教学效果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2 陈燕;化学教科书学习难度评估工具的开发与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杨慧娟;高中数学新课程实验教科书使用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4 于璐;列昂捷夫的活动理论及其生态学诠释[D];吉林大学;2011年
5 王瑞明;文本阅读中信息的协调性整合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张艳;小学数学教材中分数运算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姚雪;上海、香港、新加坡高中数学教科书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任晓峰;中国新加坡两国高中微积分课程难度的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4 李青林;中美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5 周瑞;中美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潘冠;中日小学数学“数与代数”领域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辛颖;中日高中数学算法内容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肖松梅;上海初中数学二期课改与一期课改教材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9 邓小俐;中美初中数学教材中习题的对比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6551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1655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