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物理学史与中学物理实验课堂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初探
本文选题:物理学史 切入点:物理实验课堂教学 出处:《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物理学发展史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实验发展史上。物理学史包含学科知识,却更加丰富多彩。有些学生最初对物理实验兴趣不大,但偏爱某位科学家,对某种实验或游戏形式心生向往。教师或许可以利用丰富的物理学史来满足学生的这些需要,并在逐渐活动的过程中间接转化为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目前学校的物理实验教学通常采用归纳、抽象和反复消化的数学程式化模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割裂了学科和科学历史之间的联系,学生对学科的知识缺乏直觉感性认识,使得作为物理学科基础的物理实验教学远远未能起到培养科学精神及科学素养的作用。所以,突破传统的科学史作为要求、仅为点缀的教学模式,探索将物科学史与物理实验教学紧密有机地糅合在一起,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简洁凝练地再现人类科技文明的进化过程,从历史案例中建立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好奇与热情,不仅有助于学生科学知识和创新思维的内化和建构,也是将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的探索。
[Abstract]:The history of physics is largely based on the history of experiments. The history of physics contains knowledge of the subject, but it is more colorful. Some students have little interest in physics experiments at first, but prefer a scientist. Yearning for some form of experiment or game. Teachers may be able to use the rich history of physics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ir students. In the process of gradual activity, it is indirectly transformed into students' interest in physical experiments. At present, the teaching of physics experiments in schools usually adopts mathematical formulaic models of induction, abstraction and repeated digestion. This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separate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subject and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he students lack intuitive and perceptual understanding of the knowledge of the subject. The physics experiment teaching, which is the foundation of physics, is far from playing the role of cultivating the scientific spirit and scientific literacy. Therefore, the breakthrough of the traditional history of science as a requirement, only for the ornament of the teaching model,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to combine the history of physical science with the teaching of physical experiments closely and organically, and concisely reproduce the evolution of hum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ivilization in the teaching of physical experiments, and establish students' curiosity and enthusiasm for physics from historical cases. It is not only conducive to the internaliz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students' 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innovative thinking, but also a new teaching mode combining science and humanities.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33.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青;物理学史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陈世鸥;新课程理念下物理学史再认识[J];集宁师专学报;2004年03期
3 王红梅;;浅谈物理教学中的物理学史问题[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S3期
4 陈秀华;;在高职物理教学中如何发挥物理学史的作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10期
5 张勇;物理学史与创新能力培养[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6 陈钦生;;浅谈物理学史与物理教学的关系[J];中国成人教育;2006年10期
7 刘闽生;;将物理学史融入课堂物理教学的探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8 陈小敏;李海涛;;物理学史和物理教学融合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8年20期
9 邱强;;物理学史对物理教学的作用[J];科技信息;2010年24期
10 张瑶;单长吉;;物理学史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作用[J];高师理科学刊;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韩忠玉;;将物理学史融入物理教学之我见[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C];2013年
2 蒋志;;中国现代物理学史中的地球研究史[A];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第23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朱捫雄;;物理学史教育价值的复杂性探讨——从莫兰的“未来教育的七种知识”谈起[A];2006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物理学史[A];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论文论著目录(2001-2002)[C];2002年
5 李为人;;张扬物理学中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A];2005年全国高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袁本利;;物理课堂教学要重视物理学史所起的作用[A];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杨建邺 (华中科技大学物理系);穿越文化的物理学史[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2 江西省南康中学 谭祖红;对利用物理学史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探讨[N];学知报;2011年
3 ;物理学通过教育影响人类未来(下)[N];大众科技报;2005年
4 王进萍;科学的光辉照亮人心[N];光明日报;2012年
5 彭永东;东园载酒西园醉[N];中华读书报;2011年
6 胡作玄;数学如此深刻地理解着物理学[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侯新杰;物理学史与物理教学结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杰;高中教学中物理学史的人文教育价值的实践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2 肖丽仙;物理学史对中学生综合素质影响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平;如何实现物理学史的素质教育功能[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王国成;在职高物理教学中渗透物理学史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周诗文;创新教育中渗透物理学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周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物理学史的渗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7 王瑞玲;论物理学史对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的作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8 朱传华;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学史教育现状调查与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9 贺艳军;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教学的现状研究[D];西藏大学;2010年
10 陈红霞;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物理学史的现状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6798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1679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