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山东青州花毽的学校教育传承

发布时间:2018-04-11 13:47

  本文选题:山东青州 + 花毽 ; 参考:《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当今社会对人才综合能力的要求决定素质教育成为教育的主流。当今世界各国都在进行教育改革,力图通过贯彻教育方针、加快教育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进程,培养适应快速竞争的新世纪人才,实现全民素质的提高,实现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强盛。中小学时期是人生重要的发展阶段,是人格建立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此外,这个时期的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其能更好的学习和掌握健康知识和技能,更适合培养兴趣和爱好,养成终身的习惯。而学校的责任便是在恰当的时间和地点通过体育教学这一手段来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身体和心理的塑造和完善。青州花毽作为一项融合民族优秀文化的非物质遗产文化遗产体育项目,不仅具有一般运动项目的健身功能,更具备一些体育项目未赋予的内涵文化。参与花毽运动,不仅具有提高身体各系统机能、强健体魄和延缓衰老的功能,在运动中促进交流,养成良好的社交能力,克服自闭障碍,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又可以陶冶情操,建立良好的生活态度和感受花毽文化熏陶。将花毽作为一项体育教学项目纳入学校体育教育中去,不仅使学生享受身体上的健康,更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培养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所需要的综合能力。并且纳入体育课中去,有着其纳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和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同时保护和传承我国优秀民族体育项目。本文以民族体育项目青州花毽为研究对象,以青州花毽运动的健身价值为出发点,以全民健身计划和国家新一轮课改要求为依据,以塑造学生强健体魄和完美人格为目的,实现传承青州花毽这一文化遗产为最终目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青州地区的居民、学生和教师进行研究。为青州花毽纳入青州地区学校的体育课提供理论参考,为保护和传承青州花毽文化提供途径。得出如下结论:(1)青州花毽是一种绿色的体育运动项目,有着独特的健身价值、教育价值和城市文化价值。(2)青州花毽的历史文化价值的特点以及相关国家政策的推行决定该运动项目有必要寻找新的传承方式和途径进行保护和传承。而学生的体育健康知识的缺乏和对花毽运动的诉求也决定青州花毽有必要在学校中探寻新的发展方式。(3)青州花毽自身内在的易便携、成本低、受众广和场地不受限等特点,外在有青州广大的群众基础、雄厚的师资力量、课程改革和民族文化的传承需求决定,青州花毽在学校中开展的可行性。
[Abstract]:Nowadays, quality education becomes the mainstream of education because of the demand for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talents.Nowadays, all the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re carrying out educational reform, trying hard to speed up the educational reform and promote the process of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through carrying out the educational policy, to train qualified personnel to adapt to the rapid competition in the new century, and to realiz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the whole people.To achieve social progress and national prosperity.The period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is an important development stage of life and the key period of personality establishment and values formation.In addi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in this period determine that they can better learn and master health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are more suitable for cultivating interests and hobbies and forming lifelong habits.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school is to shape and perfect the students' body and mind by means of physical education at the right time and place.Qingzhou shuttlecock, as a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ports item that integrates the excellent national culture, not only has the fitness function of general sports items, but also has the connotation culture that some sports items have not been endowed with.Participating in shuttlecock movement not only has the function of improving the function of every system of body, strengthening physique and delaying aging, but also promoting communication, developing good social ability, overcoming autistic obstacle, cultivating good will quality and teamwork ability.At the same time can cultivate sentiment, establish a good attitude to life and feel Shuttlecock culture edification.Taking shuttlecock as a physical education item into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can not only make students enjoy physical health, but also improve students' social adaptability and cultivate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needed by today's rapidly developing society.And into the physical education, it has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its inclusion, to meet the sports needs of students and to achieve the go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at the same time to protect and inherit the excellent national sports in China.This article takes the national sports event Qingzhou shuttlecock as the research object, regards the fitness value of the Qingzhou shuttlecock movement as the starting point, takes the national fitness plan and the national new round curriculum reform request as the foundation, in order to mold the student strong physique and the perfect personality as the goal,To achieve the ultimate goal of inheriting the cultural heritage of Qingzhou shuttlecock.Throug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 expert interview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sidents, students and teachers in Qingzhou.It provides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introduction of shuttlecock into the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 of Qingzhou schools, and provides a way to protect and inherit the shuttlecock culture in Qingzhou.The conclusion is as follows: 1) shuttlecock in Qingzhou is a green sport with unique fitness value.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alue of shuttlecock in Qingzhou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levant national policies make it necessary to find new ways and means to protect and inherit the sport.However, the lack of students' knowledge of sports health and the demand for shuttlecock movement also determine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explore a new way of development of shuttlecock in the school.) the inh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Qingzhou shuttlecock are easy to carry, low cost, wide audience and unlimited space, and so on.Outside has the vast masses foundation of Qingzhou, the abundant teacher force, the curriculum reform and the national culture inherits the demand to decide, the Qingzhou shuttlecock spends in the school to carry out the feasibility.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33.9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涛;学校教育的产品[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2年S1期

2 李冬梅;网络与学校教育的有效结合[J];怀化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3 袁炳飞;学校教育信任及其建设原则[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年09期

4 林若红;生命教育——当前学校教育的当务之急[J];中国发展;2003年03期

5 周静,司继伟;智慧培养:学校教育的主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6 康兔英;浅析素质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7 广少奎;论网络文化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影响[J];当代教育论坛;2004年09期

8 李家成;走向“关怀生命”的学校教育[J];人民教育;2004年21期

9 华桦;反思学校教育的角色化[J];教育科学;2005年04期

10 熊联超;;学校教育需要什么样的心态?[J];中小学管理;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艳云;;论素质教育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开展[A];图书馆理论与实践[C];2002年

2 吴小辉;魏琳琳;;让孤独与学生说再见[A];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论文集[C];2004年

3 王佩芳;;让科技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主渠道[A];创新在这里奠基——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汇编[C];2006年

4 杨继生;;学校教育对学困生形成的影响[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5 李强;;学困生与学校教育[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6 陆再勤;;浅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联系[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7 徐志球;;浅议电脑网络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及对策[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8 张鹤;;博物馆如何加强与学校教育的联系(摘要)[A];北京博物馆学会首届学术讨论会文集[C];1987年

9 廖永铭;叶永恩;;浅谈加强学校与家庭的交流与联系对学校教育的作用[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10 胡蝶;;新时期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几点思考——基于学校教育的视角[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蒋建华;学校教育创新的难为与必为[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刘琴;教育不可划“墙”而治[N];中国教育报;2010年

3 中国教育学会学刊学术研究员、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培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培训教育学术研究部主任 马成杰;学校教育需要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N];人民政协报;2013年

4 赖配根;学校教育要有大情怀[N];中国教育报;2014年

5 上海市特级校长 特级教师 金哲民;学校教育不容忽视家长资源[N];东方城乡报;2014年

6 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 李萍;将校训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N];光明日报;2014年

7 徐田金;家长期待和学校教育之间的距离[N];济宁日报;2014年

8 许璋(作者为金华市教育局副局长);学校教育的生命价值[N];金华日报;2005年

9 白建光;学校教育必须面对发展变化的社会[N];内蒙古日报(汉);2000年

10 浙江省宁波市老庙小学 罗树庚;学校教育能否摆脱家长的不当干涉[N];中国教育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卫英;民族学校教育中的隐性力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2 杨进;论美好生活与学校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滕志妍;世俗时代的宗教与学校教育关系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钟以俊;美学视野中的学校教育及其变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张宏;散居回族学校教育的隐性力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6 张斌;基于标准的学校教育问责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程红艳;儿童在学校中的自由[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周志平;学校教育中的知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李伟胜;现成生活与可能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高振宇;近代中国学校教育中的儿童问题研究:儿童史学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涛;美国莫尔夫妇家庭学校的教育思想及实践启示[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2 贺婧;生命视域中学校教育价值研究[D];山西大学;2014年

3 晏云婷;郑州市小学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现状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4 杨丽;初中生课外实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5 高东;瑶山白裤瑶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6 杨玲玲;学校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困境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7 玉金宇;学校教育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有限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8 曾芝容;小学生秽语现象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9 范莹;消费文化境遇中学校教育的可为与难为[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10 韦尉;美国家庭学校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7362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17362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1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