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对高中物理蕴含的数学模型的探究

发布时间:2018-06-05 07:11

  本文选题:数学模型 + 物理 ; 参考:《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俗话说“数理不分家”,物理和数学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为了系统地研究物理和数学之间的联系,方便教学目标的落实,一些高校的物理专业专门开设数理实验班,以便借助数学知识来更加彻底地研究物理问题。而随着高考中数理问题的增多,一线物理教师越来越重视数学模型在教学中的应用。本论文从教学经验出发,以教学案例为基础,分析数学模型在实际教学中的功能。在研究中将数学模型分为矢量模型、图像模型、公式模型、近似模型、极限模型、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模型、几何模型、三角函数模型、极值模型、求导(微分)和积分模型、恒成立模型,比较全面地总结了数学模型在物理学习中的渗透情况。根据所任教学校选择教材的特点,文章将从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必修二、选修3—1、选修3—2、选修3—4、选修3—5六本课本出发,分析数学思想如何渗透在物理教材中。结合最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和相关教学案例,介绍如何应用数学模型解决物理问题。通过本次研究,希望能够给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和素材。
[Abstract]:As the saying goes, "mathematics is indistinguishable", physics and mathematics are inextricably linked. In order to systematically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s and mathematics and facilita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eaching objectives, some physics majo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pecially set up mathematical experimental classes in order to study physics problems more thoroughly with the help of mathematical knowledge. With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first-line physics teachers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application of mathematical model in teaching. Based on the teaching experien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unction of mathematical model in practical teaching. In the research, the mathematical model is divided into vector model, image model, formula model, approximate model, limit model, equal difference series and equal ratio series model, geometric model, trigonometric function model, extreme value model, derivative (differential) and integral model.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infiltration of mathematical model in physics learning.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s chosen by the school, the article will start from the compulsory 1, 2, 3 1, 3 2, 3 4, 3 5 and 3 5 textbooks of physics education in senior high school. Analysis of how mathematical ideas permeate physics textbooks. This paper introduces how to use mathematical model to solve physics problems in combination with recent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questions and related teaching cases. Through this research, I hope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and material for educators.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33.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永峰,张明慧;关于数学模型的哲学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7期

2 林沛玉;最优存贮问题数学模型探究[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王丽颖;;数学模型和方法在经济领域的应用[J];成功(教育);2008年11期

4 李华塘;;数学模型的建立和应用——以极限模型建立为例[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年11期

5 ;我院获首次全国大学生数学模型联赛 重庆赛区特奖和二等奖各一个[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1993年01期

6 李丽;;对高校数学模型课程建设必要性的认识[J];吉林教育科学;1993年02期

7 吴江;数学模型赛收获特别多[J];教育与现代化;1994年01期

8 关士贵;确定技术优先级的数学模型[J];管理科学文摘;1997年03期

9 杨洪,车明健;球类比赛运动员的体能数学模型[J];衡阳师专学报(自然科学);1997年03期

10 刘柏林;数学教育应加强学生建构数学模型能力的培养[J];洛阳师专学报;199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闻萱梅;;数学模型与建模技术[A];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论文摘要集(1988)[C];1989年

2 刘文静;杨璐;刘克;;欠薪问题的数学模型[A];第九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第五届中国智能计算大会、第十三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钟秋海;付梦印;;人的三种数学模型的实验比较研究[A];第二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4 陈守煜;;人的数学模型的研究[A];第一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3年

5 靖大为;苏卫国;李肖清;罗浩;;离散元件与管路参数的反渗透系统数学模型[A];第四届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论文集[C];2010年

6 马永春;张文斌;;市场经济条件下林木最佳采伐年龄的数学模型[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7 解以扬;李大鸣;李培彦;沈树勤;殷剑敏;韩素芹;曾明剑;辜晓青;;暴雨内涝数学模型在不同城市的应用[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8 刘小平;蒋鹏;;商业银行住房贷款的数学模型[A];模糊集理论与模糊应用专辑——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选集[C];2000年

9 张洪川;徐昌贵;张跃;;双瓶输液的数学模型问题[A];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吴亚敏;;公务员招聘的数学模型[A];第十一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第十五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信息与自动化推进中心主任 鞍钢集团公司总经理 齐s,

本文编号:19811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19811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4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