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新试点高考招生制度:价值、问题及政策建议

发布时间:2018-06-21 03:25

  本文选题:新高考制度 + 招生 ; 参考:《教育发展研究》2016年10期


【摘要】:高考制度作为一项高竞争、高利害、高风险的考试制度,本身是一个矛盾统一体。目前,在浙、沪试点高考招生制度的创新价值在于赋予学生充分选择权、增加高校招生自主权、激活高校的学科和专业调整;但同时也面临一定程度的应试主义、学科专业录取要求与考生知识基础的匹配问题、分数不等值、考试效度与区分度问题等。为此,建议浙江将选考时间减少至两次、推迟高考选考时间安排,并限制某选考科目第一次获得满分者不得再参加第二次考试;上海可以考虑扩大高考选考科目的分值区间;两地应加强学科专业录取要求与考生知识结构匹配问题研究。
[Abstract]: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system as a high-competition, high-stakes, high-risk examination system itself is a contradictory unity. At present, in Zhejiang and Shanghai, the innovative value of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admission system lies in giving students full choice, increasing the autonomy of university enrollment, activating the discipline and professional adjustment of universities, but also facing a certain degree of examinationism. The matching problem between subject and specialty admission requirement and candidate's knowledge base, score disequivalence, examination validity and distinction, etc. To this end, it is suggested that Zhejiang should reduce the selection time to two times, postpone the schedule of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and limit the number of candidates who have obtained full marks for the first time in a certain selected subject from taking the second exam, and Shanghai may consider expanding the score range of the selected subjects in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The two places should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on the matching of subject-major admission requirements and candidates' knowledge structure.
【作者单位】: 杭州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浙江省高考改革研究”(15NDJC001Z) 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支持计划资助的部分成果
【分类号】:G63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考招生改革与管理》出版[J];教育评论;2002年02期

2 陈雷;张春宇;;如何远离高考招生陷阱[J];乡镇论坛;2006年14期

3 邓建国;我省今年高考招生政策和办法有新调整[J];学习导报;1998年07期

4 李华;;浅谈做好高考招生工作的几点建议[J];中学时代;2014年06期

5 ;解析高考招生相关咨询 学生家长早知道[J];云南教育(视界综合版);2009年05期

6 鞠殿明;今年高考招生工作将实施七项改革[J];思想政治课教学;1999年05期

7 马超勤;今年广西高考招生方案已确定[J];广西教育;2002年14期

8 陈安来;魏婷婷;;现代高考招生制度对农村社会的影响——以科举制、近代新学与现代高考制为视角的关联分析[J];甘肃农业;2006年04期

9 何庄;王德清;;高考招生录取制度的重构[J];江西教育科研;2007年02期

10 鲁子问;;印度高考招生制度分析及其启示[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前言[A];探索与创新——《高校招生》杂志理论研究专辑[C];2009年

2 成国强;;高考招生全面实现信息化[A];信息让生活更美好——江苏省通信行业信息化案例选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欣瑶;严明纪律确保高考招生录取工作公平公正[N];甘肃日报;2013年

2 王瑟;新疆招办曝光七种高考招生诈骗手段[N];光明日报;2007年

3 厉中流;高考招生指标的分配应公开进行博弈[N];中国商报;2007年

4 李邦田;全市安排部署今年高考招生工作[N];济宁日报;2008年

5 黄晓华邋通讯员 宋洪涛;谨防7种高考招生诈骗[N];海南日报;2008年

6 记者 吕宝林;全力以赴做好高考招生工作[N];甘肃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王鸣琦;今年高考招生形势与变化[N];陕西日报;2009年

8 记者 李光明;警惕五类高考招生骗局[N];法制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王勇;高考招生:如何杜绝腐败[N];湘声报;2005年

10 记者 杨小续;圆满完成今年高考招生任务[N];陇东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闫文军;少数民族地区高考招生政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李夏琴;少数民族地区高考招生优惠政策执行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3 王裴;云南少数民族高考招生制度效率评价和政策调整[D];云南财经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0469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0469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d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