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弗鲁姆期望理论视角下初中生思想品德课学习兴趣的激发

发布时间:2019-08-11 21:10
【摘要】:初中生在进入中学以后,他们的学习任务大幅度增多,因此他们在学习上的压力也将会变大。在初中,作为一门考试的新学科,一些学生由于缺乏对思想品德课科学的学习习惯,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发挥自己的潜力。另外,再加上部分学生没有意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致使大部分初中生在这门学科上缺少积极性,没有端正正确的心态,所以他们的成绩经常会不稳定,很难让人满意。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为了培育和造就初中生的健全而高尚的思想道德素养。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急需得到老师的正确指导。然而,因为许多原因,思想品德课却被划分到“副课”的行列,在上课期间,初中生昏昏欲睡、无精打采,看其他书籍等情况时有出现。因此,怎样使初中生在思想品德课上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不仅是该学科老师应该考虑的问题,也是我们教育硕士应该好好研究的课题。来自美国的心理学家弗鲁姆,在1964年的一本名为《工作与激励》的书中提到了期望理论,他提出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是建立在一定的期望基础上的。这一理论在公式上表述为:激励力量(M)=效价(V)×期望值(E)。①本文是从弗鲁姆的期望理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角度入手,且采取了实证研究的方式,对于怎样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正确运用弗鲁姆的期望理论来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来开展深入探讨,以此来提高初中生在该学科学习中的学习兴趣。本篇文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期望理论进行概述,对弗鲁姆期望理论进行涵义解读,并提出初中思想品德课呼唤期望理论。其次,基于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分析初中生思想品德课学习兴趣较低的现状及原因,主要分析角度为初中生自身、学校和家庭三个方面。再次,提出运用弗鲁姆期望理论激发初中生思想品德课学习兴趣的对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初中生自身需要不断努力;第二、学校方面需要做出改变;第三、家庭需要转变观念。最后,笔者运用弗鲁姆期望理论激发初中生思想品德课学习动机的实证分析——以《做诚信的人》为例,主要体现在三点:(1)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重视提高学生的期望值;(2)在教学手段的选择上重视满足学生的需求;(3)在教学评价的实施时,重视课堂质量的效价。笔者通过以上研究得出结论,在教学中运用弗鲁姆期望理论与初中生学习兴趣的心理学规律相符,可以使教师更深入地了解初中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来更好地调动初中生在思想品德课的学习积极性,这也必将会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产生深远的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3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易学;;期望理论在体育运动训练中的运用[J];体育科学研究;1993年01期

2 付廷中;期望理论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J];河南教育;2002年09期

3 胡俊丽;杜红芹;杨梅;;论教师期望理论与初中生发展的关系[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4 孙明辉;;从期望理论谈大学生学习激励问题[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年06期

5 王晓琳;李乃梁;;基于期望理论的大学课程教学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0年27期

6 杨大光;;基于期望理论的高校辅导员激励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6期

7 董天鹅;孙堂彬;;基于期望理论的高校学生学习积极性探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樊欣欣;;期望理论视角下的高职高专教师激励研究[J];新余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李定国;;“期望理论”联姻“需要理论”——论学生的激励[J];群文天地;2011年08期

10 乔艳艳;韦承燕;;期望理论对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启示[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胡咏梅;杨素红;;学生学业成绩与教育期望的关系——基于西部五省区农村小学的实证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杨军 陕西省咸阳市文物旅游局;游客期望管理[N];中国旅游报;2010年

2 张良运;遵循规律 注重实践[N];中国纺织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德飞;容度极限理论和非线性数学期望在金融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天池;A市关工委“五老”期望及激励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赵凡;弗鲁姆期望理论视角下初中生思想品德课学习兴趣的激发[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王娜;基于期望理论的纳税遵从行为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4 王美娟;g-框架下的期望理论的有关性质及其应用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5 徐小容;教师期望的课堂传递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6 赵春胜;顾客期望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张华;教师期望对小学生人格的影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蔡雪珂;检验理性期望理论—中国银行间回购利率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9 张明磊;“80后”父母对学前阶段子女的教育期望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10 罗延平;基于期望理论的纳税遵从行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255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5255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d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