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学困生解题能力培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2-08 05:38
【摘要】: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必然要求全社会用知识与智慧来武装自己并与之相适应。教育,特别是数学基础教育承载着创造和发明的原始驱动力,是开启先进文明的车轮,社会需要源源不断和高密度的高素质人群,而并非绝少的几个人达到要求便可。由于人的个体发展所别,出现了后天发展的不均衡,因此,学校教育要不断发展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来适应本校的学情,通过适合于学生的教育来转化其中的学困生,并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坚忍不拔、迎难而上的良好心理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学校教育的最低限度便是培养出合格公民,当发现学困生的现象存在时,数学等相关的基础教育就要及时跟得上,甚至单独作为课题研究来消除学困现象,而由于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以及在自我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全社会都应给予高度的关注。而学习困难是极为普遍的现象,尤其高中阶段这种现象更为明显,数学是学生评价中“最难学的科目”之一,其学习困难现象所占比例更大,因而做好数学学科方面的学困生转化工作意义重大。本文意从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出发,通过文献研究、课堂观察、访谈等手段进行研究。本文的研究程序如下:(1)通过试题检测,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解题情况,通过访谈了解学生日常的听课状况和心理,了解具体的学习和解题行为,在学生出错和不能独立求解的情况下启发学生完成解题,了解学生具体的解题行为,为文章提供实际的案例,了解解题能力。(2)从理论上对学生的解题能力进行分析,总结出学生存在的知识结构、情感态度、思想意识、经验题感、学习习惯、解题习惯六方面因素。其中知识结构和情感态度为最基本的因素;思想意识和经验题感为能力因素;学习习惯和解题习惯属心理和行为因素。(3)从三方面着手培养解题能力:①通过做好初高中数学知识的衔接,重视概念等基础知识的过程性学习,抓住本质,重视对基本题型的识别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尊重学生的自然思维,重视巩固练习的针对性,全面加强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②通过增强学习动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解题习惯来提高学习能力;③课堂中讲究多生成、少预设,注重设置符合实际学情的问题、例题和练习题,以及课后进行及时个别辅导等。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研究的对象范围太大、培养开始时间晚、持续时间短及本人的研究水平有限,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不很明显。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33.6
本文编号:2577430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3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少群;;高中数学解题困惑成因分析及对策[J];中学数学;2012年11期
2 闫仓果;;重视概念教学,提高教学效果[J];数学教学通讯;2012年15期
3 周彪;;“1”的代换在解题中的应用[J];高中数学教与学;2012年03期
4 庄金顺;;高中数学解题中如何挖掘隐含条件[J];吉林教育;2011年34期
5 陈绪进;;浅谈高中数学多题一解[J];中学数学;2011年21期
6 纪洽宽;;类比思维在高中数学教学和解题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1年42期
7 赵云培;;将示错进行到底——例谈高中数学示错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年07期
8 曹雨涵;;以“问题解决”引领高中数学教学[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12期
9 汤波;;高中数学解题中的思维起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年08期
10 韦石仑;;如何走出高中数学解题中“会而不对”的困惑[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年1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朱欢;提高高中数学学困生解题能力的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韩保席;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3 付国华;高一数学学困生的非智力因素分析及其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774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577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