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应用多模态输入提高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8 00:03
【摘要】:如今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日益频繁,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主要媒介,在日常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语言学习环境和应试教育的制约,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不表达或少表达,不会写甚至不写作。因此,学生的口语与写作较差,这是亟待需要解决的。近年来有关输入理论的研究开始深入到外语教育教学中,而外语教学中目标语输入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学生目标语的运用能力并不理想。如何帮助学生获得最佳的语言输入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是关键的问题。随着多模态理论的提出,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符号,但是除语言之外的非语言符号(绘画,舞蹈,音乐,图片,肢体语言等)也是意义交流的一种方式,所以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共同达到交际目的。多模态理论自产生起到现在被广泛应用于各学科中,充分体现了现代化教学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教学的种种弊端。文章结合克拉伸的输入假说和互动协同模型理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一项实验研究,旨在验证多模态输入在初中生英语写作课堂的效果。本文的研究对象选自内蒙古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八年级的两个班,共计74名学生,围绕两个问题进行研究:多模态输入是否更能比传统教学法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初中生的英语写作在词汇运用方面与哪种输入模态协同强度较大?主要采用测验和访谈两种研究工具来回答上述两个研究问题。研究结果证明了多模态输入对初中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有积极影响,比传统的教学法更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数据分析的结果显示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前测和后测有显著差异,而且实验班的后测成绩明显高于前测成绩,且实验班的中测与前测成绩对比也有一定的差异。通过分析学生的词汇协同情况,得出:学生在用词上比以前有了较大的进步,能用一些较复杂的词且符合语法规则。通过对学生的试卷分析以及访谈分析得出:学生的英语写作在词汇运用方面与视觉模态和动觉模态的协同性较大,而与听觉模态的协同性则较小。根据研究结果得出的启示是:在未来的英语教学中应该使课堂多样化,利用多种模态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选择输入方式的时候应该考虑学生的需求,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文章存在的局限性有:第一,协同层面的局限性。只选了协同的一个层面来研究。第二,研究工具的局限性。只采用了测试和访谈。第三,研究对象的局限性。只选取了74名学生,研究对象的总样本不够多。未来的研究应该着重关注这几点,使其得到完善。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33.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丽娜;;多媒体教学的优点、现状与对策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5年21期

2 姜琳;陈锦;;读后续写对英语写作语言准确性、复杂性和流利性发展的影响[J];现代外语;2015年03期

3 段晓丹;;基于多模态理论的听力课堂教学优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年10期

4 王敏;王初明;;读后续写的协同效应[J];现代外语;2014年04期

5 汪永勤;;单模态和多模态英语传记的宏观差异[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6 王初明;;外语教学三大情结与语言习得有效路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年04期

7 王初明;;互动协同与外语教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年04期

8 刘秋芬;;论二语语言输入研究的发展趋势及外语语言输入处理模式[J];山东外语教学;2010年02期

9 张德禄;王璐;;多模态话语模态的协同及在外语教学中的体现[J];外语学刊;2010年02期

10 朱永生;;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J];外语学刊;2007年05期



本文编号:26314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6314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8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