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8 04:09
【摘要】:合作学习在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著名教育家David Koonts(Putnam1997)首先倡导并实施,即把班级分成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集体,在实施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用不同的合作学习方式展示自我,从而提高每个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合作学习模式在国内越来越受到外语教学者的关注。 同时英语新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教学目标,感受成功(2001)。但由于传统教学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英语学习的现状令人担忧: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及格率和优秀率,教师一言堂的现象比比皆是,其结果导致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大,信心不足;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差;学习成绩两极分化严重;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也不和谐。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由于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将为以上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个途径。面对传统教学的弊端,我们应该大胆实践新课程理念,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余慧娟2002)。 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小组英语合作学习能否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并顺利实施?(2)小组英语合作学习能否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3)小组英语合作学习能否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 在本论文中,笔者以Vygotsky的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Krashen的情感过滤假设理论为理论支撑,采用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形式,从理论层面探索实施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制定适合于初中学习者的合作学习模式,并对广饶县实验中学七年级的两个班级进行了为期半年的教学实验,实验过程中,对其中的一个班级笔者灵活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实验班),在另外一个班级采用传统的学习模式(控制班),并以语言测试、访谈、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教学实践进行分析和研究,对每次教学成绩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表明: 第一:小组英语合作学习能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并顺利实施。 第二:小组英语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 第三:小组英语合作学习能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 虽然取得了以上研究和发现,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例如小组合作的形式和实质有时是脱节的;对有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他们合作学习意识差,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反而成绩越来越弱,不过这正是该领域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总的来说本研究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反映出在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相对于传统教学的优势,对英语教学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和参考。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633.41
本文编号:2654092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633.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王海珊;教与学的有效互动——简析支架式教学[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杨鹰,李海普,叶红齐;提高大班课堂教学效果的探讨[J];化工高等教育;2004年04期
3 殷志勇;;小组合作式写作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08年08期
4 王小燕;王秋玲;曾伟伟;;运用合作学习理论指导大班英语教学交际活动[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5 曾丽芬;在英语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J];教育导刊;2004年11期
6 赵芹;;初中英语合作学习浅析[J];吉林教育;2011年11期
7 余慧娟 ,赖配根;开展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J];人民教育;2002年10期
8 王小庆;;论英语教学中的愉快教学[J];铜陵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陈文丽;;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策略探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0年10期
本文编号:26540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654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