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吉首市农村中学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7 04:18
【摘要】:中国民族体育中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其中之一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重点研究和分析了吉首市全部8所农村中学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现状和传承途径,找出影响吉首市农村中学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因素,知道影响因素从而对吉首市农村中学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提供有效方法与途径,提出相应的对策;对吉首市农村中学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较好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理论意义是:研究吉首市农村中学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是对农村中学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促进与提高,对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再发展与繁荣具有积极意义。实践意义:有利于吉首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增强学生民族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吉首市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资源,形成独具特色的体育课程。为推动地方特色的体育课程进一步发展奠定实践基础。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法。对吉首市8所农村中学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师生传承态度、传承内容与途径、传承条件进行了调查,还对吉首市8所农村中学的851名学生和13名体育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结论表明:吉首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有:苗族、土家族、瑶族、白族、侗族和回族经常开展的项目是高脚马、舞龙、舞狮、苗鼓、摆手舞、踢毽子、跳绳等。教师支持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态度高达91.6%;学校领导对支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态度是42.7%;学生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喜欢度为40.8%,对从事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意愿达到57.6%。吉首市农村中学在学校开展的项目有:苗鼓、摆手舞、高脚马、武术等项目。传承途径有:体育课堂传承、课外体育活动传承、训练与竞赛传承和校园文化活动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师资情况是:9名男教师,3名女教师;本科学历有8人,大专3人,硕士研究生有1人;其篮球专长4人,田径专长6人,乒乓球和武术专项各1人;专职体育教师有8人,行政兼体育教师3人,其他学科兼体育教师1人;能熟练掌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1-2项的教师有6人,3-4项的教师有4人,5-6项的教师有1人,还有1位完全不会的。吉首市农村中学少数民族体育场地设施缺少;有3所农村中学投入少数民族传统经费2000以下,其他农村中学均没有投入经费。影响吉首市农村中学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因素有:部分师生、领导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认识不足;学校执行国家有关民族文化传承政策的力度不够;体育教师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技能掌握不全面;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自身特点的局限;主管部门对学校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经费的投入不足;缺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赛及评优评先的制度等影响因素。提出了改变观念,强化民族传统体育的育人价值、加大有关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政策的执行力度、加强农村中学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人才的培养、筛选合适在农村中学传承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现代化改造、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农村中学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条件、组织经常性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赛、加强宣传力度,拓展农村中学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途径等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吉首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33.9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屈植斌;顾晓艳;;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运行机制的系统构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年04期

2 余贞凯;黄燕秋;董建平;;农村学校教育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以云南省为例[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3 孙慧峰;;云南省高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现状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24期

4 王智慧;;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本源、特征与传承方式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5 秦继敏;晁恒;师栗戈;;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中学体育教学的相关探讨——以云南省麻栗坡民族中学为例[J];青少年体育;2014年05期

6 刘元;董茜;;临夏回族自治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挖掘与整理的意义和价值[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7 刘海军;王锦;陈劲;;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农村中学阳光体育的和谐发展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8 柏林;;黑龙江省民族学校体育教学环境现状与对策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02期

9 冯丹;;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与发展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2年25期

10 郭学敏;冯发金;;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途径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1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买佳;民族传统体育在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发展与经验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2 刘坚;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3 庞辉;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蔚卓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7年

2 刘海屹;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代表性传承人传承困境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年

3 黄雪梅;生产生活方式变迁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4 李航;对云南省特有少数民族—阿昌族传统体育传承与发展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6年

5 张志佩;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展的特点及其社会价值[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6 刘瑾;锦屏县中学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5年

7 王薇;贵州省黔东南州民族中学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开展现状与传承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4年

8 李俊健;阳光体育工程下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发展的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4年

9 胡f*宇;少数民族妇女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10 邬先友;湘西农村中学学校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446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7446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4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