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初中生物教学渗透“三生教育”的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0 10:32
   教育改革伴随着中国的成长,也为中国的进步提供了不竭动力。然而,传统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国家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而且由于青少年漠视生命,社会生存能力差,生活无法获得幸福感等原因,引发了一系列尖锐的社会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教育领域亟需深化改革力度,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在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方面的培养,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成为高素质综合性人才,为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三生教育”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出现,从生命、生存、生活三个方面入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本研究对“三生教育”的形成、发展、本质以及研究现状进行概述,发现了“三生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尚不足。因此,本研究从应用层面对“三生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施策略进行分析和研究,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知信行模式为理论基础,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从顶层设计初中生物教学渗透“三生教育”的策略,目的是使用教学策略对普通生物课程进行优化,使之具备提高学生“三生素养”的能力。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观摩初中生物的教学过程、调查分析等手段,本研究完成了初中生物教学渗透“三生教育”的策略设计,使用此教学策略设计了渗透“三生教育”的初中生物课程并在初中教学中顺利实施。为了验证此教学策略是否可以实施并发挥预期作用,本研究设计了实验加以验证。实验以初中二年级两个班级的学生为实验对象,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利用本研究设计的教学策略对普通生物课程进行优化,设计形成了初中生物教学渗透“三生教育”的教学程序,本教学程序,要求教师以“三生教育”的要求约束自己的行为,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榜样示范教学法有意识地向学生展现。设计课程时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情况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实验过程中,分别在实验班和对照班采用,不同的课程计划,教学完成后在两个班级进行章节测验,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在生物科学素养方面成绩的及格率相差不大,而在“三生素养”方面,实验班学生的及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班,由此得出结论,本研究设计的初中生物教学渗透“三生教育”的策略切实可行,能够在实践中发挥出预期的效果,能够在满足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前提下,将“三生教育”的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并且内化成学生的具体行动,提升了学生的“三生素养”。本研究贯彻了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满足国家发展对综合性人才的需要,同时,丰富了“三生教育”的应用研究,为“三生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和推广提供了经验,能够为解决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供帮助,具有实践意义。
【学位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G633.91
【部分图文】:

青少年,数量变化趋势


图 1-1 青少年轻生事件发生数量变化趋势图 2002 年的调查报告[2],我国自杀事件的死亡者中,15-34 岁的青恐怖的数字。校园霸凌事件屡见报端,从中我们可以看见,施暴青少年扭曲的式、残忍的施暴手段,令人咂舌。这些问题少年对生命的不尊重心灵上出现了严重的漏洞。受到暴力侵害的青少年,他们的心灵

趋势图,知网,年度,趋势图


属于比较热点的研究对象。从图1-2 可以看出,“三生教育”的相关研究从 2008 年“三生教育”理念被提出开始,文献发表数量爆炸式增长,迅速成为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三生教育”理论的完善,研究方向开始转向应用研究,但是,从 2012 年开始,“三生教育”为主题的文献发表数量有所下降,作者分析认为,这一下降的原因可能是,“三生教育”在应用中趋于完善,在各年龄,各阶层,各学龄段都发挥着应有的作用。从 2015 年开始趋于平缓,说明“三生教育”的应用,仍然有些领域需要完善。从研究层次上看,“三生教育”的理论基础研究集中在 2010 年之前,之后,随着理论基础的不断完善,“三生教育”的应用研究逐渐增多,这对“三生教育”的进一步完善起到了推动作用。由于“三生教育”在云南省出现并推广实施,因此大多数研究都是围绕“三生教育”在云南省的实施而进行的。在云南省之外的省份,“三生教育”的相关研究占比不大,可见,“三生教育”的推广工作仍需加大力度,探索更有效的推广方式。1.2.5 初中生物渗透“三生教育”策略的研究现状“三生教育”自从被提出,就成为研究热点,很多教育界知名的专家都给予“三生教育”很高的评价,并且对“三生教育”的理论基础、哲学本质、价值意义、应用模式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对“三生教育”理念的完善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6-7,11-12,14-18]。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三生教育”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在实施过程中,也饱受各界民众和

初中生物,教学目标,渗透式,教学策略


图 3-1 确立初中生物渗透式“三生教育”教学目标施过程中,还要视具体情况对教学策略的总体目标进行细化,每一堂课都渗透“三生教育”的教学目标。具体来说,需要对教材的每一章节进行分课程标准并结合教材中的学习目标,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生教育”中生命、生存、生活三个方面的目标进行适当融合,最终形成渗育”教学目标。合适的教学方法方法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而进行的各项实际操作,它既包括了的方法,又包括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但是在课堂上,教师往往处于主让教授方法占据了比较重要的位置,因此要求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特别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保证知识传授过程的连续性和科学性。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北师大版生物教材中,新知识的引入大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裘慧冬;徐一梅;陈珊珊;潘玲雁;吴央;吴茵茵;;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5年12期

2 陈红媛;李德良;;高职院校大学生“三生教育”的现状、意义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3年23期

3 宋万琚;杨满宏;陈卓;;高中生科学素养现状调查研究[J];化学教育;2013年08期

4 陈曦;;浅谈生物课程新旧教材的对比[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2年11期

5 苗元江;梁小玲;黄金花;;中学生幸福感调查及幸福教育对策[J];教育导刊;2012年04期

6 郑晓江;;“三生教育”的核心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以教师的专业素质为中心[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12年Z1期

7 罗崇敏;;“三生教育”的主要任务[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12年Z1期

8 罗明东;;关于“生命、生存、生活教育”本质的思考[J];云南教育(视界综合版);2011年02期

9 郑晓江;;知识性科学教育与人文性价值教育——推进“三生教育”的意义与价值[J];广东社会科学;2011年01期

10 吴银梅;杨宛青;李作军;;如何在生物学科教育学中实施三生教育[J];广东化工;2010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许欣;父母—儿童运动参与的知信行关系[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简安婷;高中化学教师处理教科书中科学素养内容的问卷设计与调查[D];四川师范大学;2017年

2 柳其志;广东省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知信行模式图构建研究[D];广州体育学院;2017年

3 张莹;高中生科学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及问卷建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7年

4 王星星;高校三生教育研究[D];中北大学;2013年

5 翁光龙;普通高中“三生教育”一体化课堂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6 李卿;云南省高校“三生教育”现状与路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7 魏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加强化学、物理学科知识渗透的教学案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朱志霞;“三生教育”中的德育实践体系构建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9 李旭;初级中学生命教育研究[D];大理学院;2010年

10 杨慧;初中生物课程健康行为导向教学策略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485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8485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6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