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初中数学对话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3 13:31
   在教学实践中养成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我国新课改的重要内容。对话教学是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养成相契合的方式。然而国内关于对话教学的研究大多在理论层面,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本论文立足于数学教学实践层面对对话教学现状展开研究,符合深化中学数学新课改的迫切需求,有利于构建良好的数学课堂文化,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本论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课堂观察法,依据国际TIMSS对话教学框架,结合刘兰英教授的数学课堂对话教学“三维十要素”内容框架,选取数学课堂文化这一基础维度及数学意义建构这一核心维度,编制出较高信度和效度的问卷,发放给烟台市S中学和Q中学468名初中生。重点分析这两个维度下师生对话机会、师生对话结构、引发对话的数学问题特征、教师对学生的倾听与回应方式、学生参与形成数学结论的心智水平这五个因素的具体情况,同时对60节初中数学课进行自然状态下的观察,记录统计观察结果与问卷结果进行三角互证,得到当前对话教学存有以下问题:数学课堂文化维度:对话引发的主体仍然是教师,学生主动提问少且参与对话的深广度不高。师生对话结构中单一三元语言结构最多,多步语言结构最少。数学意义建构维度:教师提问的概念性问题居多,概念之间的联结性问题较少;简单评价性倾听较多,阐述解释性倾听较少;回应方式上,无追问和一般性追问较多,探究性、开放性追问少;学生对数学结论形成的建构程度低。针对两个维度存在的问题结合相关理论,分别从师生对话机会、师生对话结构、学生参与形成数学结论的心智水平这三个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如下:初中数学课堂应从教师主控转向师生对话;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设置认知冲突,增强学生参与对话的深广度;找准数学知识与学生思维认知的连接点;进行阐述解释性倾听和移情性倾听;增加以学生为主,师生共同建构数学结论的比重。最后结合教学实际进行了对策的实施,并验证了对策的有效性。
【学位单位】:鲁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G633.6
【部分图文】:

对话教学,理论基础,布伯,过程


图2.1对话教学过程??话教学的理论基础??马丁??布伯的关系对话理论??世纪著名教育哲学家马丁??布伯提出师生关系的实质是“我一在“我一一你”对话关系的基础上展开,这种对话关系体现主,体现了教育的本质[M1。在这一关系当中,对话的主体(“我、真实的、有意义的个体,是“我”与“你”的真实相遇。你”相遇中,对话教学才得以有效进行a马丁?布伯的这一原始的状态。??构主义理论??主义理论对“对话教学”有如下启发%:?(1?)教师需要改变,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交往能力,运用“对话式”的教参与数学活动,达成对数学的意义建构。(2)在课堂教学实

心智活动,循环模型,对话教学,社会


结论???建构数学结论??图2.1对话教学过程??2.2对话教学的理论基础??2.?2.1马丁??布伯的关系对话理论??20世纪著名教育哲学家马丁??布伯提出师生关系的实质是“我一一你”关系。??对话教学在“我一一你”对话关系的基础上展开,这种对话关系体现了师生之间??真正的民主,体现了教育的本质[M1。在这一关系当中,对话的主体(“我”和“你”)??是独立的、真实的、有意义的个体,是“我”与“你”的真实相遇。只有在这种??“我一一你”相遇中,对话教学才得以有效进行a马丁?布伯的这一理论,回归??了对话最原始的状态。??2.2.2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对“对话教学”有如下启发%:?(1?)教师需要改变“灌输式”??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交往能力,运用“对话式”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达成对数学的意义建构。(2)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当中??,教师要尽量避免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减少应试语言的使用,创设与学??生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教学情境

统计图,统计图,数据,学生选择


n??图4.1题2数据结果统计图?图4.2题9数据结果统计??当问到是否会主动向老师提问题时,15.0%的学生选“从不这样”,选“有??时这样”的占60.0%,超过半数,选“经常这样”的占16.5%,选“总是这样”的??占8.5%,表明大多数学生在一定情况下会主动向老师提问,但是并不经常提问,??表明目前初中数学课堂上的行为主体仍是教师。??题9的统计结果显示,当问到“老师让我们进行同桌或小组讨论”时,3.8%??的学生选择“从不这样”,30.6%的学生选择“有时这样”,51.3%的学生选择“经??常这样”,14.3%的学生选择“总是这样”。选择“经常这样”的学生最多,超??过半数,表明教师在数学课堂上经常让学生进行同桌或小组讨论。??综合第1、2、9题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尚达;;启发教学中的对话理念及其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15年10期

2 吴志华;周喜欢;;基于IRF话语分析理论的课堂对话教学有效性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5年03期

3 刘兰英;;数学课堂师生对话分析的内容框架构建[J];全球教育展望;2013年05期

4 张光陆;;对话教学的课堂话语环境:特征与构建[J];全球教育展望;2012年02期

5 张光陆;;对话教学中的教师倾听[J];全球教育展望;2011年10期

6 卢正芝;洪松舟;;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提升的实践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0年11期

7 王向华;;对话教育论[J];教育研究;2010年09期

8 肖正德;;中小学课堂对话教学的偏误与匡正[J];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06期

9 曹一鸣;贺晨;;初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行为主体类型研究——基于LPS项目课堂录像资料[J];数学教育学报;2009年05期

10 李琼;倪玉菁;;小学教学课堂对话的特点:对专家教师与非专家教师的比较[J];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兰英;小学数学课堂师生对话的特征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531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8531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f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