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区普通高中排球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
本文关键词:濮阳市区普通高中排球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排球运动对青少年德智体的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同时在进行排球运动的过程中有助于青少年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排球运动对青少年具有很高的锻炼价值,也受到青少年的喜爱。排球运动在我国学校体育中已有很久的历史,在各级学校体育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然而,排球运动在学校体育中的普及情况并不完全使人满意。排球的教师数量少、专业水平不足,排球运动设施器材不足,严重影响了排球运动的普及。而这些不利因素进而影响了学生学习排球、参与排球运动的积极性和兴趣。基于此,对濮阳市区普通高中排球运动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本研究主要采用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濮阳市去普通高中的学生和教师进行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全面了解濮阳市排球运动开展状况,这不仅可以对当地高中排球运动的开展起到参考作用,使学校体育教育稳步发展,还能够激发体育教师排球教学和学生参加排球活动的主动性。如何全方位的、高效的使用学校的体育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排球运动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作用,实现排球运动的体育价值,这就必须要对濮阳市区普通高中排球运动的开展状况进行更深一层的调研。本研究的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濮阳市区普通高中体育教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大学本科学历居多,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很少;排球专项教师比例较小,排球培训规模较小;排球教师的科研水平整体不高。(2)排球教学内容主要以准备姿势与移动、传垫球这些技术动作为主;排球教材的使用率较低;教学组织形式不合理;教学方法主要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现代教学方法使用率不高;排球课教学考核方式较丰富。(3)濮阳市区普通高中排球课开课学校占一半以上,但仅限于个别年级开设;排球场地器材的投入不足,使用率较低,室内排球场地建设偏少。(4)排球课外活动开展不广泛;参加排球活动的学生目的明确,但大多数并不经常参加;排球专项教师很少进行课外排球活动的指导。(5)长期组建排球队的学校较少,而且排球队训练次数和时间不能得到保障,训练不系统;学校很少组织排球比赛,学生得不到机会参加各级比赛。
【关键词】:濮阳市区普通高中 排球运动 开展现状 调查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33.96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9
- 前言9-11
- 1 文献综述11-17
- 1.1 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现状的相关研究11-12
- 1.2 中学体育教师整体情况的相关研究12
- 1.3 中学体育场地器材情况的相关研究12-13
- 1.4 中学排球教学的相关研究13-14
- 1.5 中学排球课外活动的相关研究14
- 1.6 中学排球训练和竞赛的相关研究14-17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17-21
- 2.1 研究对象17
- 2.2 研究方法17-21
- 2.2.1 文献资料法17
- 2.2.2 问卷调查法17-20
- 2.2.3 数理统计法20
- 2.2.4 逻辑分析法20-21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21-43
- 3.1 濮阳市区普通高中排球活动场地器材情况分析21-23
- 3.1.1 排球场地数量及使用情况21-22
- 3.1.2 排球器材数量及使用情况22-23
- 3.2 濮阳市区普通高中体育教师基本情况分析23-28
- 3.2.1 体育教师学历结构状况23-24
- 3.2.2 体育教师年龄结构状况24-25
- 3.2.3 体育教师专项比例情况25-26
- 3.2.4 体育教师参加排球培训及培训级别情况26-27
- 3.2.5 体育教师科研状况27-28
- 3.3 濮阳市区普通高中排球课教学情况28-33
- 3.3.1 学校排球课程开设及课时分配情况28
- 3.3.2 排球课教学内容及安排依据28-30
- 3.3.3 排球教材使用情况30
- 3.3.4 排球课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方法情况30-31
- 3.3.5 排球课考核情况31-32
- 3.3.6 学生对排球教学的态度32-33
- 3.4 濮阳市区普通高中排球课外活动情况33-38
- 3.4.1 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情况33
- 3.4.2 学生对排球的关注程度及学习方式情况33-35
- 3.4.3 学生参与课外排球活动的频率及时间35-36
- 3.4.4 排球课外活动中排球教师的指导情况36-37
- 3.4.5 学生参与课外排球活动的目的调查37-38
- 3.5 濮阳市区普通高中排球队建设及参加比赛情况现状38-43
- 3.5.1 学校排球队的组建情况38-39
- 3.5.2 学校排球队参加比赛情况39
- 3.5.3 学校排球队训练情况39-40
- 3.5.4 学校组织高中生排球比赛情况40-41
- 3.5.5 学校领导对排球运动的重视程度41-43
- 结论与建议43-45
- 参考文献45-49
- 附录49-59
- 致谢59-61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61-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依柱;略论六人排球运动及在我国的发展[J];益阳师专学报;2000年05期
2 朱征宇;关于发展广东沙滩排球运动的探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3 李心华,任林珍;排球运动的过去、现在和将来[J];体育文化导刊;2001年06期
4 周红律;对排球运动社会学理论的探讨[J];体育学刊;2001年01期
5 龚德贵;论排球运动的社会文化意义[J];体育学刊;2001年01期
6 沈湘生;少儿排球运动规范化训练初探[J];发明与革新;2001年05期
7 胡元明,周大军;谈排球运动中的下肢击球[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S1期
8 郭鸿;排球运动基础理论问题的探讨[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9 周明华,王新国;试析采用彩色排球对排球运动发展的影响[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10 张永,蒙祖兵;新规则对学校排球运动的影响——兼析玉林师范学院排球联赛[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禹;葛春林;;排球运动智力特征的内隐观[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2 杨劲苍;;限制身高与排球运动之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3 王法信;;对“弹跳”原理及其应用的探讨[A];第二届中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C];1981年
4 葛春林;赵西堂;;世界高水平女排自由人竞技能力相关因素研究[A];2013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5 葛春林;赵亮;;核心稳定性与沙滩排球运动——理论分析与实践探讨[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6 隋树藩;胡波;;坐式排球运动的兴起、现状与发展[A];残疾人体育研究——首届全国残疾人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选编[C];2004年
7 杜宁;;我国体育院校男子排球队团队凝聚力水平现状的调查与分析[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叶康远;我区“一校一品牌”战略凸显成效[N];温州日报;2012年
2 倪颖;鞍山高中生眼中的美国教育[N];鞍山日报 ;2007年
3 本报记者 苏畅;女排女沙夺牌争金 男排男沙世界水平[N];中国体育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谭湘竹;龙江女排 化蛹成蝶[N];黑龙江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汪大昭 李长云;排坛换代未有时[N];人民日报;2006年
6 贵州省黔西南州总工会副主席 王敬黔;“擦网”何须重开![N];工人日报;2011年
7 宋澎;放大的七日[N];工人日报;2000年
8 任春 赵丽君 张竹立 温馨;硕果累累迎国庆[N];营口日报;2006年
9 汪大昭;奖励不能只奖不励[N];市场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潘迎旭;我国排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治;新世纪黑龙江省群众性排球运动发展战略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2 吴伟;安徽省城市群众性排球运动现状与发展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3 倪亚丽;湖北省企事业单位职工排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研究[D];哈尔滨体育学院;2011年
4 张展;我国普通高校开展沙滩排球运动的现状与对策[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5 祝慧英;山东省沙滩排球运动开展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韩建阳;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开展沙滩排球运动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汪焱;影响我国群众性排球运动普及的主要因素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8 国翠娟;延边排球运动现状及对策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9 刘伟;黑龙江省市级高中排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相升;豫北高校大学生课外排球运动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濮阳市区普通高中排球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59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315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