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法共编历史教科书的当代启示
本文关键词:德法共编历史教科书的当代启示
【摘要】:从二战后德法共编历史教科书的背景入手,详细介绍了共编过程中大纲、历史叙述、历史评价、内容编排、审定出版的分歧及解决途径,量化反映了德法师生使用共编历史教科书的现状及效果,梳理了跨国共编历史教科书的实践经验与当代启示,以期为中日韩共编历史教科书,促使日本形成正确的历史认知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
【关键词】: 德法 共编 历史教科书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0BKS054) 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01020433—HB15118)
【分类号】:G633.51
【正文快照】: 历史教科书是世界各国学校历史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教学工具,承载着历史教育的核心资源。对于那些由于战争等原因而结下深重历史恩怨的国家,通过共同编撰历史教科书来促使年轻一代形成共通的历史观,消除偏见,从而逐步达成民众和国家间的政治和解,成为现代文明国家富有政治远见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益成,钱晨红;发挥历史教科书中插图在教学中的作用[J];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2 王升华;关于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几点思考[J];历史教学;2002年12期
3 朱煜,张连生;从“教本”到“学本”——论历史教科书的改革和趋向[J];历史教学;2003年02期
4 范红军;试论中学历史教科书编写中的已知结构和未知结构[J];历史教学;2003年04期
5 唐淼淞;浅谈历史教科书的“材料”教学[J];教学与管理;2004年22期
6 何成刚,李杰;民国时期中学历史教科书风波述论[J];历史教学;2005年09期
7 刘琪;;历史教科书问题还没有终结——2005年日本初中历史教科书的选用战[J];全球教育展望;2005年10期
8 冷伟;;中国历史教科书:让学生正确认识抗战历史[J];全球教育展望;2005年10期
9 何成刚;高思超;;努力提升历史教科书编写的史学水平——新版高中历史教科书读后的一点感想[J];历史教学;2006年02期
10 段发明;;近代中国历史教科书产生的教育学解释[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孝迁;;晚清中小学国史教科书述要[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2 谭静;;漫画与历史教学[A];新世纪优秀学术成果评选暨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安;关于历史教科书的思考[N];团结报;2007年
2 闫鸣;樊树志先生是如何编著历史教科书的?[N];中华读书报;2010年
3 上海社科院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员 高兰;历史教科书:中日和解重要一步[N];解放日报;2012年
4 程映虹;“异议分子”的美国历史教科书[N];东方早报;2012年
5 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原所长 葛剑雄;历史教科书的“底线”[N];人民法院报;2013年
6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研究生 张迎来;两岸合编历史教科书的现实困境[N];团结报;2013年
7 张英;改变历史教科书,需要社会宽容[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吴m#麓;历史教科书有错吗?[N];北京科技报;2010年
9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 李伟科 李卿;中小学历史教科书六十年建设之路[N];中华读书报;2010年
10 王智新 日本圣托马斯大学教授、旅日华人日本教科书问题思考会代表;深层看横滨采用右翼历史教科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怡;当前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女性形象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刘杨;高中历史教科书对史料的运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友军;清末和民国时期的中学历史教科书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5年
4 余孟孟;历史教科书语言表述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黄开月;人教版初高中历史教科书内容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6 刘晓荣;台湾地区高中历史教科书编撰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7 周盈辛;两岸高中历史教科书之“辛亥革命”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8 王凤娟;高中历史教科书的个性化作业探讨[D];扬州大学;2015年
9 侯文君;高中历史教科书的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10 李英;人教社2007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关于日本形象描述的话语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253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625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