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探究式教学方式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2 14:29

  本文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方式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探究 探究式教学方式 中学历史教学


【摘要】:探究式教学方式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以问题为载体,通过创设探究情境,指导学生采取类似科学探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综合性、探索性、学习性的教学活动。作为21世纪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倡的教学方式之一,探究式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适应了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其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还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如何将探究式教学方式有效应用于中学历史教学中,是颇具价值的研究课题。本文结合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探讨探究式教学方式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用的相关理论和实施方法。除绪论和结语,主要由以下四章组成:第一章为探究式教学方式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基础。在绪论中相关概念的阐释和梳理的基础上,阐述了探究式教学方式的心理学基础和教育学基础。第二章为探究式教学方式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用的意义。从学生和教师的发展成长两个维度展开,阐释探究式教学方式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第三章为探究式教学方式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用的原则。结合相关具体案例,总结出科学性、自主性、开放性、问题性等四项基本原则。第四章为探究式教学方式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用的方法。这是本文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以探究为主线,明确历史探究教学目标;以史料为基础,创设历史探究情境;以课堂活动为手段,营造民主探究氛围等三个方面。
【关键词】:探究 探究式教学方式 中学历史教学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33.51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9
  • 绪论9-22
  • 一、问题的提出9-11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1-19
  • (一)国外研究现状12-13
  • (二)国内研究现状13-19
  • 三、探究式教学方式的概念界定19-21
  • (一)探究19-20
  • (二)探究式教学方式20-21
  • 四、研究意义21-22
  • 第一章 探究式教学方式的理论基础22-27
  • 一、探究式教学方式的心理学基础22-25
  • 二、探究式教学方式的教育学基础25-27
  • 第二章 探究式教学方式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用的意义27-31
  •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7-28
  • 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28-29
  • 三、有利于促进教师的自身发展29-31
  • 第三章 探究式教学方式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用的原则31-35
  • 一、科学性原则31-32
  • 二、自主性原则32-33
  • 三、开放性原则33-34
  • 四、问题性原则34-35
  • 第四章 探究式教学方式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用的方法35-54
  • 一、以探究为主线,明确历史探究教学目标35-39
  • (一)知识与能力36
  • (二)过程与方法36-37
  •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7-39
  • 二、以史料为基础,创设历史探究情境39-49
  • (一)史料的选取和分析39-43
  • (二)情境的创设43-49
  • 三、以课堂活动为手段,,营造民主探究氛围49-54
  • (一)课堂讨论49-51
  • (二)课堂辩论51-52
  • (三)角色扮演52-54
  • 结语54-55
  • 参考文献55-58
  • 致谢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曙慧;;中学历史课堂探究与史学家的探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5年03期

2 韦海梅;兰智高;王龙凑;夏学武;;中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的现状分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年07期

3 杨山鸽;;实施探究式教学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J];兰州学刊;2010年04期

4 郭弘;;浅议高中历史课堂的探究式教学[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任印录;;历史探究教学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4期

6 蔡行喜;;历史课堂如何实践探究性教学[J];广东教育(教研版);2007年04期

7 许云凤;;探究式教学与传授式教学辨析[J];教育探索;2006年07期

8 郑流爱;美国中小学历史教育中的“探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09期

9 张军蕊;走进探究式课堂教学[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年01期

10 王春莉,于莹;探究式教学模式初探[J];辽宁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本文编号:7196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7196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9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