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材料,深读“名士形象”——《金岳霖先生》的教学设计策略
本文关键词:巧借材料,深读“名士形象”——《金岳霖先生》的教学设计策略
更多相关文章: 金岳霖 汪曾祺 赤子情怀 中心人物 扪虱而谈 率性而为 《世说新语》 刻画人物 现代哲学家 魏晋风度
【摘要】:正汪曾祺是沈从文先生的学生,也是金岳霖先生的学生。教学汪曾祺的《金岳霖先生》时,我确定了两个教学目标:一个是理解金岳霖先生不拘小节、率性而为的名士风度和赤子情怀;一个是学习作者围绕中心人物从外及里、由形及神而展开的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为了完成这两个教学目标,在课前我印发了《西南联大中文系》等材料,作为课堂阅读的背景知识;教学过程中,我通过系列材料渐渐推进,学生们很快就理解了金岳霖先生的名士形象。
【作者单位】: 江苏省江阴市第一中学;
【关键词】: 金岳霖;汪曾祺;赤子情怀;中心人物;扪虱而谈;率性而为;《世说新语》;刻画人物;现代哲学家;魏晋风度;
【分类号】:G633.3
【正文快照】: 汪曾祺是沈从文先生的学生,也是金岳霖先生的学生。教学汪曾祺的《金岳霖先生》时,我确定了两个教学目标:一个是理解金岳霖先生不拘小节、率性而为的名士风度和赤子情怀;一个是学习作者围绕中心人物从外及里、由形及神而展开的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为了完成这两个教学目标,在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惠林;;闲笔隐主旨,细处显深情——探寻《金岳霖先生》一文的别样主题[J];新语文学习(教师版);2011年02期
2 刘培育;金岳霖的为学[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3 刘培育;论金岳霖1949年后的思想变化[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3年06期
4 贡华南;;徘徊于意义与意味之间——金岳霖哲学的张力与境界[J];学术月刊;2007年08期
5 贡华南;;《易》象之现代裂变:像与相——金岳霖哲学所昭示《易》象之现代命运[J];人文杂志;2007年06期
6 肖培东;;透过“遥远的背影”眺望……——《金岳霖先生》课堂实录[J];教育科学论坛;2012年01期
7 钱耕森;金岳霖研究的一部学术新作——《理性与浪漫——金岳霖的生活及其哲学》评介[J];学术月刊;1995年12期
8 白鹏;;“被痴情”的金岳霖[J];幸福(悦读);2014年07期
9 苗磊;;金岳霖的外物观[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10 吴学东;;暖水瓶金岳霖先生[J];中学生百科;2006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绳;;纪念金岳霖 学习金岳霖——在金岳霖学术思想讨论会开幕式上的讲话[A];金岳霖学术思想研究——金岳霖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1985年
2 张建军;;论金岳霖哲学思想发展历程中的四次重大转折[A];第三次金岳霖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乐逸鸥;天空;;1995-2005年金岳霖思想研究论著索引[A];第三次金岳霖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赵访熊;;金岳霖同志学于斯教于斯——在金岳霖学术思想讨论会开幕式上的讲话[A];金岳霖学术思想研究——金岳霖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1985年
5 周礼全;;金岳霖同志的哲学体系——在金岳霖学术思想讨论会开幕式上的讲话[A];金岳霖学术思想研究——金岳霖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1985年
6 张岱年;;忆金岳霖先生[A];金岳霖学术思想研究——金岳霖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1985年
7 刘邦富;;对金岳霖哲学体系的初步认识[A];金岳霖学术思想研究——金岳霖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1985年
8 袁伟时;;金岳霖哲学思想性质辨析[A];金岳霖学术思想研究——金岳霖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1985年
9 胡伟希;;金岳霖认识论的若干问题[A];金岳霖学术思想研究——金岳霖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1985年
10 倪鼎夫;;金岳霖教授的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A];金岳霖学术思想研究——金岳霖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198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筠泉;深入系统研究金岳霖思想[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2 杨建民;亦哲亦诗的逻辑学家:金岳霖[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3 早报特约记者 河西;穿越时空的 有传奇还有迷雾[N];东方早报;2005年
4 卢莲 (书评人);金岳霖:哲思地栖居人境[N];中国图书商报;2011年
5 记者 李瑞英;学术界纪念哲学大师金岳霖诞辰110周年[N];光明日报;2005年
6 高山杉;“金岳霖之回信”说了什么[N];东方早报;2012年
7 记者 王宏宇;学习继承优良学风 增强责任感使命感[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8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师 唐小兵;“单身汉”金岳霖的美好生活[N];东方早报;2012年
9 林可济;从西方思路到中国韵味[N];中华读书报;2010年
10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冯棉;把现代逻辑带到中国的人[N];社会科学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杜国平;“真”的历程[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澜蒙;金岳霖真之思想探析[D];山西大学;2015年
2 李锋;金岳霖的“自然”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巩遐;金岳霖思维三律思想述评[D];西南大学;2007年
4 邓伟;金岳霖归纳思想述评[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方海珍;金岳霖知识论探析[D];南昌大学;2005年
6 王欣;金岳霖演绎逻辑思想探析[D];黑龙江大学;2011年
7 陈悦铃;金岳霖“能—动”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8 董方洁;金岳霖天人关系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9 张峻;金岳霖逻辑哲学思想探析[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冯彦波;金岳霖逻辑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8370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837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