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文化类教材文化炫耀现象研究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文化类教材文化炫耀现象研究
【摘要】:对外汉语文化类教材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载体和工具。20世纪80年代后,对外汉语教材研究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相对于语言类教材,系统的开设中国文化的课程以及编撰专门的文化教材是近期才开始的,因此文化类教材的编写及研究起步晚、时间短。教材编写者们在这一领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但仍有很大的改进和研究空间,通过大量文献阅读和笔者的文化教学经验,笔者认为文化类教材在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方面的不足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正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是教材文化炫耀现象案例描述与分析环节,从文化选材、文化呈现以及微观语言三个层面对所选两部文化教材进行了从宏观到微观的系统描述与分析:第三部分就文化炫耀现象成因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基于案例描述和成因探讨对文化类教材编写提出相关建议。本文以两部教材中文化炫耀现象作为研究的切入点,重点描述、分析了教材中三个层面的文化炫耀现象,发现:1、两部教材在文化选材上存在一种潜意识的文化优越感,其中崇古、崇大、崇善、崇神秘的文化题材占很大比例;2、在文化呈现时,一方面采用褒奖、模糊、“借力”和对比等多种策略对文化内容进行正面化、积极化呈现,另一方面则弱化回避负面呈现;3、微观语言方面不自觉地使用一些文化内涵非常丰富的词汇以及空间时间跨度、种类罗列等手段隐性地表达文化态度。对此,笔者对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进行了探析:1、不可避免的文化优越感与文化不自信的结合体;2、文化内传播的惯性;3、中国话语体系的特殊性;4、跨文化传播意识的缺失。并尝试着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文化类教材编写提供有价值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对外汉语 文化教材 文化炫耀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95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9
- 第一章 绪论9-19
- 1.1 选题背景与目的9-10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10
- 1.3 相关文献综述10-19
- 第二章 两部文化教材文化炫耀现象案例描述与分析19-30
- 2.1 文化炫耀现象概念界定19
- 2.2 两部文化教材简介19-20
- 2.3 案例描述与分析之一:选材取向上的文化优越感20-21
- 2.4 案例描述与分析之二:文化呈现上的夸耀展示倾向21-26
- 2.5 案例描述与分析之三:话语中隐含的炫耀色彩26-29
- 2.6 小结29-30
- 第三章 文化炫耀现象的成因探讨30-34
- 3.1 文化优越感与文化不自信的结合体30-31
- 3.2 文化内传播的惯性31
- 3.3 跨文化传播意识的缺失31-32
- 3.4 中国话语体系的特殊性32-34
- 第四章 相关建议34-36
- 第五章 结语36-37
- 参考文献37-39
- 致谢39-40
- 附录40-42
- 附件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入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J];世界汉语教学;2000年04期
2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成立[J];中国语文;2000年03期
3 王新文;对外汉语新闻听读教学的原则和方法[J];语言文字应用;2000年04期
4 鲁健骥;“对外汉语”之说不科学[J];语言文字应用;2000年04期
5 谭春健;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年02期
6 王永德;试论新形势下我省对外汉语人才的需求[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7 ;第一届对外汉语与修辞研讨会纪要[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8 潘文国;;论“对外汉语”的学科性[J];世界汉语教学;2004年01期
9 ;《对外汉语研究》创刊启事[J];世界汉语教学;2004年03期
10 胡丹;谈对外汉语学习中的错误及如何纠正[J];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金铭;;“十五”期间对外汉语学科建设研究[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2 柏亚东;;对外汉语精读教材用词情况调查及分析[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张秀婷;;对外汉语教学管理过程刍议[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4 郝晓梅;;试论加强对外汉语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5 朱明媚;;浅谈对外汉语兼职教师队伍的问题与对策[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6 付玉凤;;对外汉语中级阅读课中的文化教学初探[A];2012西南地区语言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2年
7 汪欣欣;;“变易理论”与对外汉语课堂教学[A];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8 曾小红;;有关对外汉语英汉翻译教材的思考[A];首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谢晓燕;;基于语言稳态理论的对外汉语报刊教材词表更新[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李东明;;试论对外汉语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驻柏林记者 王怀成;中外合作编写对外汉语新教材[N];光明日报;2008年
2 胡南;对外汉语推广要有市场化意识[N];光明日报;2009年
3 吴文;对外汉语专业人才需求升温[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刘一 张亿;放慢开设热门专业的脚步[N];天津教育报;2010年
5 记者 刘宝森 高洁;就业出口变窄,困扰对外汉语毕业生[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6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王笑菁;对外汉语阅读教学中的“三原则”[N];光明日报;2013年
7 记者卢新宁;北大将大力培养对外汉语人才[N];人民日报;2002年
8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副社长 王壮;站在对外汉语出版的最前沿[N];中华读书报;2013年
9 伊者;让汉语走向世界[N];中华读书报;2005年
10 商报记者 王东;“对外汉语”2006新趋向[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晓颖;对外汉语有效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翁晓玲;基于元语言的对外汉语学习词典释义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吴平;文化模式与对外汉语词语教学[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4 张晓苏;认知心理视角下的对外汉语词汇课堂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婷婷;对外汉语实习教师职业认同发展现状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2 刘际东;对外汉语课堂非预设事件及应对策略探析[D];复旦大学;2011年
3 京田典子;一体化对外汉语督导式自学活页教材开发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吴英博;成都高校对外汉语师资队伍建设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5 米雪;昆明对外汉语私立学校教学调查[D];云南大学;2012年
6 陶昕;中高级对外汉语影视教材中影视作品选编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13年
7 熊阳浩;对外汉语课堂冲突探研[D];湖南大学;2013年
8 王小妹;对外汉语高级综合教材语篇训练对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9 高雪;对外汉语中级综合课新词语教学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10 王怡锦;游戏在对外汉语口语课中的应用[D];渤海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937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093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