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教学

发布时间:2017-11-10 23:34

  本文关键词: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教学


  更多相关文章: 离合词 教学现状 教学策略 研究意义


【摘要】:根据离合词的特点,通过总结初级留学生使用离合词的偏误类型,在分析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教学策略,总结研究意义,以期对汉语离合词的学习和教学有所帮助。
【作者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分类号】:H195
【正文快照】: 0引言离合词是现代汉语中比较特殊且经常使用的一类词,既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词,又可以在语素中间插入其他成分扩展成短语来使用,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给汉语学习者在词汇学习和运用方面带来许多困惑,离合词的教学也成了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1离合词的界定及主要偏误类型所谓离合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果;在汉语教学中值得注意的一类词——离合词[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2 周上之;离合词是不是词?[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帆;;“字本位”理论下的离合词研究——读周上之《汉语离合词研究——汉语语素、词、短语的特殊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2 李光宇;;现代汉语表人名词类词缀浅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9期

3 李学军;;现代汉语词缀问题初探[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季益静;;论《中国汉语水平考试大纲(初中等)》的离合词标注[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5 刘宝;;离合词的鉴定标准[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10期

6 王楠;;第5版《现汉》对离合词的处理分析[J];辞书研究;2006年03期

7 黎良军;;词性标注与异层同形单位的处理[J];辞书研究;2007年04期

8 付岳梅;刘强;应世潮;;语素的语法类别与构词能力辨析[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刘红妮;;“生X的气”等相关格式的产生与来源[J];大理学院学报;2007年11期

10 王庆;;评徐通锵的“字本位理论”和学风[J];外国语言文学;2009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饶勤;离合词的结构特点和语用分析──兼论中高级对外汉语离合词的教学[J];汉语学习;1997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祁尚书;离合词的特点、语用和仿造[J];阅读与写作;2002年07期

2 华玉山;关于离合词的语用问题[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5年03期

3 聂仁忠,,王德山;浅议离合词[J];济宁师专学报;1994年02期

4 曹保平,冯桂华;“离合词”的构成及离合规律[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5 梁驰华;离合词的价值及处理方式——兼评词类研究的方法[J];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6 丁勇;汉语动宾型离合词的语用分析[J];语言研究;2002年S1期

7 段业辉;论离合词[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8 饶勤!100037;动宾式离合词配价的再认识[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年04期

9 付士勇;论离合词[J];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1年01期

10 李炳生;词汇教学中应注意的一类词──离合词[J];语言与翻译;199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史晓东;;汉英机器翻译中离合词的处理[A];机器翻译研究进展——2002年全国机器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高松;赵怿怡;刘海涛;;汉语特殊结构的句法标注策略[A];中国计算机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7-2009)[C];2009年

3 马彪;;“做”与“作”的使用与规范[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4 郭毅;彭泽润;;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第八次学术会议综述[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韩敬体;一部精品词典[N];中华读书报;2006年

2 杜翔;《现代汉语词典》词本位的编篡思想[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3 肖晓晖 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由合至离:语言的类推机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黄忠廉 黑龙江大学俄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创立语汇学有学理支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俊;现代汉语离合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崔智娟;韩语母语者习得汉语动宾式离合词偏误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3 王海峰;现代汉语离合词离析形式功能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4 王家年;汉语vP的优选句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5 周卫华;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动宾语义搭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元莲仙;汉韩语言对比研究及在对韩汉语教学中的应用[D];南开大学;2010年

7 周新玲;词语搭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8 周清艳;现代汉语中“V个N/VP”结构与隐性量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9 晁瑞;《醒世姻缘传》方言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黄淑美;动宾结构汉英机器翻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靖石;离合词研究述评[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邓文娟;离合词的探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2年

3 王薏淼;试论汉语词汇中的离合词现象[D];黑龙江大学;2013年

4 童玲;普及化等级词汇表中离合词调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5 张丽捚;初级汉语离合词使用情况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姚亿兵;离合词离合形式的调查统计及其应用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兰海洋;中高级阶段泰国学生汉语离合词习得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8 李晓东;中亚留学生离合词使用偏误分析[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9 金元一;针对韩国学生的离合词教学策略[D];黑龙江大学;2011年

10 王小宁;对外汉语离合词教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688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1688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7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