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学习词典插图配置研究——以《商务馆学汉语词典》为例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学习词典插图配置研究——以《商务馆学汉语词典》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对外汉语学习词典 插图配置 艺术学 语言学 词典学
【摘要】:为词典设置形象、合理、适恰的插图是当代词典编纂的新趋势,词典插图的研究不应囿于就插图而研究插图的宏观理论分析,还应从艺术学、语言学、词典学等不同视角进行多维度、有针对性地系统分析,进而从深层挖掘出不同视角下词典插图配置中的独特要求。同时,插图属于整个词典结构系统中的子系统,不同视角的划分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照应、彼此协调统一的。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H195
【正文快照】: 一、引言词典是帮助学习者获取语言知识的有效资源。(RubinThompson 1994)纸质词典中词目信息的呈现方式有两种:文字和插图。但是,以前对词典编纂中的插图配置并不重视,插图的积极作用没有得到有效体现。随着词典编纂范式的转变,以及对词典教学功能和用户友好意识的逐渐重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冯春波;;词典插图分类初探[J];辞书研究;2009年05期
2 高慧宜;;一部易查易懂的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商务馆学汉语词典》评论[J];辞书研究;2009年06期
3 刘晓梅;梁青;;浅析《商务馆学汉语词典》例证的文化传播功能[J];辞书研究;2011年04期
4 鲁健骥;吕文华;;编写对外汉语单语学习词典的尝试与思考——《商务馆学汉语词典》编后[J];世界汉语教学;2006年01期
5 郑艳群;;《商务馆学汉语词典》插图评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9年01期
6 陈伟;张柏然;;教学功能突显与词典范式演变[J];外语界;2007年06期
7 田臻;;汉语静态存在构式对动作动词的语义选择条件[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春波;;英语学习者对词典插图的需求调查[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2 陈伟;;数字时代词典出版业问题三思[J];出版科学;2010年06期
3 杨彬;;外向型学习词典释义模式浅析——《现汉》和《学汉》“目”部字释义对比[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9期
4 王娟娟;;试析汉语存现构式及其多义性[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蔡永强;;《当代汉语学习词典》配例分析[J];辞书研究;2008年03期
6 吴召虞;侯颖;;《当代汉语学习词典》瑕疵举隅[J];辞书研究;2008年03期
7 陈伟;;词典课程开设与后现代教育理念[J];辞书研究;2009年01期
8 刘晓梅;梁青;;浅析《商务馆学汉语词典》例证的文化传播功能[J];辞书研究;2011年04期
9 郑林啸;;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中的离合词释文浅析——以“洗澡”为例[J];辞书研究;2012年01期
10 吉晖;;论基于网络的对外汉语多媒体词典的建构[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璐璐;;评《树形收放触摸式词典》(Wordflex Touch Dictionary)1.1版[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佳;论英汉运动事件表达中“路径”单位的“空间界态”概念语义及其句法—语义接口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皇甫素飞;现代汉语紧缩构式的多维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翁晓玲;基于元语言的对外汉语学习词典释义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烨;支谶译经“构词法”及“造词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张宏;外向型学习词典配例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6 耿直;基于语料库的比较句式“跟、有、比”的描写与分析[D];北京大学;2012年
7 夏军;“很+含数量补语VP”成立条件研究[D];北京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宇红;《俄汉详解大词典》视域下的观念词счастье[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颖;基于空间参照框架理论的英汉存在构式对比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3 燕娜;英汉学习词典的多模态语篇分析[D];西南大学;2011年
4 蒋莹;英汉学习型词典中的动词插图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李冬萍;中级对外汉语教材生词注释模式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朱金平;《商务馆学汉语词典》双音节形容词释义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吴蝶;汉语学习词典解释语用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井婷宁;中亚留学生汉语程度副词习得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嘉明;面向汉语国际教育的字本位词典编纂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10 张雁;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动词释义方法初探[D];山东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伍萍;蒋元猷;;词典例证文化功能研究述评[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2 唐玉柱;存现动词的非宾格性假设[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杨景廉;王嘉民;;语文词典的插图[J];辞书研究;1983年04期
4 贾敏;敬炼;;双语词典的插图[J];辞书研究;1983年04期
5 陈燕;浅议英语辞典的插图[J];辞书研究;1997年06期
6 章宜华,黄建华;关于双语词典评奖的几点思考[J];辞书研究;2000年04期
7 苏培成;汉语学习词典的特点及其编写——《应用汉语词典》评析[J];辞书研究;2003年04期
8 张柏然;;从《牛津大学英语词典》谈起[J];辞书研究;2006年03期
9 林明金;林大津;;双语词典提供文化信息的途径[J];辞书研究;2007年05期
10 唐玉柱;存现动词的双内论元假设[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大规模的语言工程项目——“北京口语调查”通过专家鉴定[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年03期
2 王德春;语言学分科和多角度研究语言[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6年06期
3 冯倩;语言学教学应注重听和说[J];中等医学教育;1996年02期
4 申开敏;《语言学》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兼述《语言学》的教学[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年02期
5 ;《当代国外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文库》总序[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01期
6 杨利芳;;语言学中逻辑思想的历史流变[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7 何毓玲;集学术性、资料性于一书——《语言学新探》[J];汉字文化;1990年02期
8 冯志伟;我国机器翻译研究工作的回顾[J];语文建设;1990年05期
9 ;古汉语全国第二届学术讨论会在太原举行[J];语文建设;1992年10期
10 詹伯慧;;广东省语言学会举行1992—1993学术年会[J];语文建设;1993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剑芬;;汉语韵律切分的语音学和语言学线索[A];新世纪的现代语音学——第五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陈东有;;江西省语言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总结讲话(代跋)[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语言理论的新发展——2004·学术前沿论坛北京市语言学会专场综述[A];和谐社会:公共性与公共治理——2004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郭祖仪;;荀子《正名》篇的心理语言思想初探[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5 李廷扬;;从比喻的内涵和外延看修辞的本质[A];修辞学新视野——汉语修辞与汉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朱峰;;显性和潜性——语言学中的新概念——读《修辞学通论》[A];跨世纪的中国修辞学[C];1999年
7 朱峰;;显性和潜性——语言学中的新概念——读《修辞学通论》[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8 周洪波;;他深深地迷恋着语言学——读王希杰《这就是汉语》[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9 李晗蕾;;重读《汉语修辞学》[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10 李新力;任创业;;语言学的研究需要数理统计知识[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一个世纪后,地球上的语言将会减少一半[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2 刘茜;《汉语方言地图集》填补语言学空白[N];中国文化报;2009年
3 本文为周有光孙女周和庆整理、提供;语言学:我业余的爱好[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江涛;北京召开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N];文学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陈洁;特等奖“照例”空缺[N];中华读书报;2008年
6 浙大;东汉魏晋疑伪佛经的语言学鉴别研究[N];社会科学报;2008年
7 张骅;继往开来,推动我国语言学事业的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0年
8 宗守云 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教授;语言研究创新要关注:前沿、文献、理论与写作[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庞兆麟;迎来文字改革的春天[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10 李开 南京大学中文系;说“言”道“语”[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晓红;陈望道对中国语法修辞研究的历史贡献[D];复旦大学;2005年
2 卡丽娜;乌汉语词汇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雒自清;语义块类型、构成及变换的分析与处理[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声学研究所);2004年
4 高海洋;北京话常用词社会分层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5 张莹;译学观念的演进和冲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6 孙国俊;语言歧义及其消解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7 王望妮;中美政府首脑记者招待会语言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8 张玉芳;演讲话语象征性互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9 田良臣;语文科口语课程的多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吴平;文化模式与对外汉语词语教学[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艳红;翻译研究的新课题[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2 钱英娇;当代合同语言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俊勇;写作基本规律再认识[D];长春理工大学;2006年
4 赖阳;试论语用的基本原则[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5 程艳梅;贾公彦语言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龚潇;[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7 周满伟;邢f:语言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孙莉萍;[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9 徐萍;翻译中的词汇空缺[D];山东大学;2005年
10 冯欣;品牌命名问题的综合研究[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7年
,本文编号:11801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180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