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中的唯心主义观点

发布时间:2017-11-19 18:19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中的唯心主义观点


  更多相关文章: 对外汉语教学 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拼音化 汉字 书写工具


【摘要】:当前的对外汉语研究在哲学观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唯心主义某种程度的反弹,如在汉字起源问题上,自发的宗教观与"仓颉造字说"的交织影响,进而影响到文学起源的研究;用儒学、解释学等唯心主义哲学指导对外汉语教学研究,造成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社会发展趋向的双重误读;汉字发展上,应反对拼音化,主张汉字改革停滞论,使得汉字发展前景堪忧,甚至有倒退的倾向。因此,应坚持唯物主义语言文化观,一要重树辩证唯物主义的文字历史观,反对文字神创论和天才论,以及汉字发展停滞倒退论;二要重视汉字书写工具的演化史,将书写工具演化研究与文字改革研究结合起来;三要树立唯物主义文化观,反对机械论及各式各样的唯心主义文化观。
【作者单位】: 内蒙古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分类号】:H195
【正文快照】: 随着“汉语热”在世界范围内的持续升温,各国人民在学习汉语的同时,也迫切需要正确地了解汉字、汉语的发展历史和未来方向。但是,汉字文化研究中存在复古思想回潮,用儒学、解释学等唯心主义的哲学观解释汉字、汉语文化的历史与发展,甚至妄想以此作为“普适性”价值加诸对外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烨;;浅谈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基础[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2期

2 杨宇飞;;简论网络语言对语言文字发展变化的影响[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木斋;祖秋阳;;中国文学起源问题重议——从甲骨文与中国文字起源发生说起[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4 令狐若明;古埃及人的书写材料和书写工具[J];世界历史;2002年05期

5 陈蒲清;论世界文字发展轨迹与汉字[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4期

6 陶黎铭;;解释学与对外汉语教学[J];汉语学习;2007年06期

7 王洋;;天人关系哲学思想在对外汉语成语教学中的运用[J];民族论坛;2009年02期

8 李泉;;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基础[J];海外华文教育;2002年01期

9 邓门佳;;汉字构形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及其在对外汉语中的传播[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S1期

10 张光陆;张华;;解释学视域下的对话教学:特征与价值[J];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君洁;;浅谈现代图形和传统图形的完美结合[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1期

2 卢翠;;异体字与汉文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1期

3 李海洋;;字母词与现代汉语书写系统[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吴建生;出版物中使用规范汉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编辑之友;2003年03期

5 陈淑姣;;中国汉字在吉祥物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包装工程;2012年04期

6 柳林;张夏子;;汉字形象构造及其设计传播探析[J];出版与印刷;2010年04期

7 刘萍;;浅谈汉字设计在平面图形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成才之路;2007年26期

8 吴慧,付婷;汉字的形体结构与辩证思维[J];巢湖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9 渠志威;;浅析汉字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年01期

10 李海洋;;浅议汉字和文化问题[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程静;中西创世纪神话对比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章石芳;族群文化认同视野下菲律宾华族移民母语教育发展及方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 胡卫国;从医学人类学和科学社会学角度探讨压痛诊断方法[D];湖南中医学院;2002年

4 杨元刚;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郭霞;《奥克西林库斯希腊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华;韩日越汉字本土化过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7 张健;马来西亚华人文化认同之汉字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淑芬;甲骨文与东巴文的意象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宋珊珊;现代形声字层级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贾攀;开封地名的语言与文化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刘瑜;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认读层次教学法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5 高超;一种基于综合背景概念格的中文自动文摘方法[D];中南大学;2011年

6 张艳青;面向汉语拼音自动标注的现代汉语多音字词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7 王晓华;汉字符号演绎中的视觉创意思维[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拜书婷;中小学汉字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9 杜帆;从甲骨文到小篆[D];青岛大学;2011年

10 李忻之;方块壮字与喃字《三千字》比较研究[D];广西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志岭;;汉字的宗教、美学、符号属性与天人合一精神[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张武英;;汉字构形表现出的“天人合一”思想和人文主义精神[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年02期

3 戴浩一;黄河;;时间顺序和汉语的语序[J];国外语言学;1988年01期

4 李万福;突变论──关于汉字起源方式的探索[J];古汉语研究;2000年04期

5 李家样;远古巫文化与汉字起源[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6 王宇信;周原甲骨卜辞行款的再认识和邢台西周卜辞的行款走向[J];华夏考古;1995年02期

7 晏鸿鸣;;文字与汉字起源新探[J];江汉大学学报;1990年01期

8 赵铨;钟少林;白荣金;;甲骨文字契刻初探[J];考古;1982年01期

9 杜金鹏;;关于大汶口文化与良渚文化的几个问题[J];考古;1992年10期

10 王洋;;天人关系哲学思想在对外汉语成语教学中的运用[J];民族论坛;2009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丽姣;李敏;;二十一世纪对外汉语教学:机遇与挑战[J];未来与发展;2003年03期

2 丁艳;对外汉语教学中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及对策[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3 韩秀梅;充分发挥情感因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4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4年1-6期(总第6-11期)总目录[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5 孙瑞;对外汉语教学如何实现语言交际能力[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4年09期

6 陈绂;略谈汉语同形词及对外汉语教学[J];语言文字应用;2004年02期

7 周玉琨;东北地区第三届对外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召开[J];汉语学习;2004年03期

8 黄晓颖;对外汉语教学的备课艺术[J];汉语学习;2004年03期

9 郭颖雯;对外汉语教学发展刍议[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10 黄晓颖;关于构建对外汉语教学艺术体系的几个问题[J];现代教育科学;2004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燕;;新词语的研究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A];第二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陆俭明;;增强学科意识,发展对外汉语教学[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文涛;;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体会与建议[A];哈尔滨工业大学首届“老有所为”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崔希亮;;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5 赵春秋;;关于研发对外汉语教学教具的设想[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曾莹莹;;浅谈趣味性原则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以2011年暑期“加州班”中一班为例[A];第五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7 周志彬;汤朝晖;谢克庆;;加强对外汉语教学,促进中医药对外教育[A];首届国学国医岳麓论坛暨第九届全国易学与科学学会研讨会、第十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吴铮;;国学教育与对外汉语教学浅论[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9 江海漫;;论对外汉语教学中对偶辞格切入的可行性——读王希杰《修辞学通论》有感[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10 赵延军;;对外汉语教学与词语辨析[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双;对外汉语教学重塑中国“软实力”[N];中国国门时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殷泓 整理;大力支持民间力量参与对外汉语教学[N];光明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雷新;俞敏洪:让民间力量参与对外汉语教学[N];人民政协报;2010年

4 记者 章红雨;两岸学术机构合作出版对外汉语教学指导书籍[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5 马国彦;民国时期的对外汉语教学琐谈[N];中华读书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李静;对外汉语教学的喜与忧[N];中国文化报;2002年

7 施光亨;对外汉语教学的由来[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8 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前景广阔[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9 高雁;对外汉语教学前景广阔[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10 李润新;对外汉语教学也应走自主创新之路[N];语言文字周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唐智芳;文化视域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甘瑞瑗;国别化“对外汉语教学用词表”制定的研究:以韩国为例[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3 芮茵;扶助式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D];厦门大学;2008年

4 王骏;字本位与认知法的对外汉语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周新玲;词语搭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6 袁振华;香港南亚裔学生中文学习的困境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韩秀娟;基于动态流通语料库的通用词语用字研究及字词语关系考察[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包文静;对外汉语教学中“上”、“下”等三组方位词的认知分析[D];新疆大学;2010年

2 高会;网络对外汉语教学交互设计[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3 谢静;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方法探索[D];复旦大学;2009年

4 李静波;对外汉语教学问题探析[D];山东大学;2009年

5 姜丹丹;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插入语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茉;个别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0年

7 陈炜;对外汉语教学成绩测试效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彭菲菲;粤语词汇与粤方言区对外汉语教学[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何海洋;对外汉语教学网站建设的理论思考与实践[D];暨南大学;2011年

10 章岑;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教学方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044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2044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8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