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分析法在对外汉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以分析《一个小闹钟》为例
本文关键词:语篇分析法在对外汉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以分析《一个小闹钟》为例
【摘要】:语篇分析能够克服传统教学法的缺点,能够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框架,帮助学生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深刻地理解文章,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和获取完整信息的能力,有效地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作者单位】: 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分类号】:H195
【正文快照】: 对外汉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使学生能够准确地掌握并使用汉语,能够根据具体的语境选择合适的语言。阅读是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之一,为了提高语言交际能力,采用语篇分析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一、语篇分析的界定语篇是“在某处情景中做某事”的语言,是语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梁丹;;浅析语篇分析与阅读教学[J];文教资料;2005年35期
2 徐盛桓;篇章:情景的组合[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0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鲁绪峰;贺爱军;;主述位推进模式及其翻译[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2 茅丽莎;;网络英语新闻的阅读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黎婷婷;;“主位”结构及其在翻译中的应用[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林英玉;;预设推理与语篇情景组合模式[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陈静;;古诗英译中的情景组合初探[J];外国语言文学;2009年04期
6 陆志军,曾丹;语境在阅读教学中的效果探析[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7 陈静;;情景组合论对古诗英译的启发[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徐盛桓;含意与叙事性篇章的建构[J];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年01期
9 汤敬安;语境与篇章解读[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10 袁邦株;情景组合理论与英诗汉译比较──试评《孤独的收麦女》的两种译文[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郑燕平;论全球背景下语篇翻译的原则[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2 王燕;新闻语体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3 刘辰诞;结构和边界:语言表达式的认知基础[D];河南大学;2006年
4 田英华;语言学视角下的传记体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5 马国彦;篇章的组块:标记与管界[D];复旦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谈红芬;认知汉英语篇差异与写作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春伟;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课堂上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东旭;语篇分析策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周丹;情景模式——可操作的翻译单位[D];浙江大学;2002年
5 邵宏;语篇分析和高中英语课文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刘昕;中国大学生英文写作中语篇迁移现象的对比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7 刘丽君;词汇衔接分析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05年
8 高清凤;将语篇分析引入高中英语课文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黄家峰;篇章性与大学英语写作[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翁瑾;情景组合论指导下的英译汉广告翻译[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盛桓;;英语衔接词[J];外语研究;1987年02期
2 徐盛桓;英语话语的衔接[J];外语教学;1986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松;;语篇分析对于二语阅读教学的启迪[J];科技信息;2008年30期
2 郭忠才;阅读教学与语篇分析[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3 梁丹;管窥阅读教学中的语篇分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向天华;;试论整体性阅读教学[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刘秀珍;语篇理论下的外语阅读教学[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2期
6 陈海庆;陈宏俊;战丽莉;;语篇互动模式与潜在连贯解读——兼谈语篇互动理论对阅读教学的启示[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张秀伟;;修辞结构理论在能源新闻语篇中的应用[J];山东外语教学;2009年01期
8 方俊华;;功能语言学在语篇翻译实践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9 姜望琪;;从句子语法到篇章语法[J];中国外语;2007年05期
10 高万华;;阅读教学的思维层次[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泽文;;活性阅读教学激活创新精神的探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2 肖少芳;;阅读教学中的感悟方法[A];福建省“对外汉语教材建设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李清清;;语篇分析隋景喜剧《武林外传》中的幽默[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史晓东;陈毅东;;基于语篇的机器翻译前瞻[A];中文信息处理前沿进展——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二十五周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黄淑芬;;论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6 邱武松;;汉语语篇修辞结构标注实验[A];第五届全国青年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冉永平;薛媛;;语用信息与学习型外语词典[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8 李东明;;试论对外汉语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武玉鹏;;李秉德对我国语文教育的贡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吴彩霞;;语篇信息结构的认知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泉根;关于儿童分级阅读的思考与对策·[N];文艺报;2009年
2 浙江大学 施旭;究竟什么是“话语”和“话语研究”?[N];社会科学报;2008年
3 记者 公磊;“中华语文万里行”落幕,素质教育成共识[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4 兰金山;西藏藏文信息处理技术取得整体性突破[N];中国民族报;2010年
5 采访者 王东 商报记者;汉语国际推广的“短板”短在哪里?[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6 本报驻京记者 王乐;大学语文非得中文老师教?[N];文汇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常红;汉语论辩体语篇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张玮;隐喻视角下的语篇连贯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3 李晓康;态度意义构建世界[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4 董育宁;新闻评论语篇的语言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5 张雪;对话体语篇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曙光;巴赫金超语言学理论的重新语境化及其在书面新闻语篇分析中的应用[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严轶伦;基于知识解析体系的语篇综合分析模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8 孔艳;英语国家留学生汉语语篇衔接手段使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9 彭建平;商品说明语的语法语义语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朱玉伟;现代汉语中的描写结构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友香;系统功能视角的旅游语篇英汉对比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刘海兵;基于语篇分析的对韩汉语中级阅读教学设计[D];山东大学;2011年
3 李少虹;现代汉语转折句式与第二语言阅读教学之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4 祁文慧;语篇衔接标志与连贯的关系[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许秀云;功能语篇分析及其对翻译实践的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王治;话语“空环”的认知语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唯书;公务语境下的电话语篇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高珊;中美国家领导人讲话语篇对比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大方;语篇中的词汇衔接模式及其连贯建构功能[D];黑龙江大学;2005年
10 刘晶;系统功能语法指导下的新闻语篇分析[D];黑龙江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2133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213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