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精读教材中量词编排研究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精读教材中量词编排研究
【摘要】:量词是现代汉语语法的一个重要词类,是对外汉语教学和留学生学习运用的一个重点与难点。 本文在梳理分析我国量词本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不同汉语学习阶段的学习者进行了量词问卷调查,并对多位教学经验丰富的对外汉语教师进行访谈调查,了解留学生学习运用量词的现状,归纳留学生习得量词的偏误类型,分析各类量词习得偏误产生的原因,而最重要原因就在于教材中量词的编排存在许多问题。 本文从量词选取、量词语法点排序、量词注释、量词练习这四个不同维度对现行两套汉语教材中的量词编排进行比较,并结合我国量词本体研究的成果,通过对各类量词偏误的分析,运用信息加工学说、第二语言学习策略模式和教材语法点的编排原则对教材提出了一些量词编排建议:从量词选取范围、数量及小类等方面来决定教材中量词的选取;列出各阶段的量词语法点排序;根据准确科学、典型实用、辨析分明来指导量词注释;从练习的形式、练习的层次及练习的可操作性来编排量词的练习。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H19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娟;;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汉语韵律沙龙顺利举行[J];世界汉语教学;2011年03期
2 张盼盼;;对外汉语专业研究生复试经验谈[J];中国研究生;2011年04期
3 韦冬雪;;论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差异的应对[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4 金爱丽;;论对外汉语教学与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训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5 本刊记者;;2010年全国高校对外汉语专业建设研讨会在北京召开[J];语言科学;2011年02期
6 张楠;;对外汉语口语课的课堂设计浅谈[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7 侯懿玲;;浅谈对外汉语的语法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8 禄书果;;论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应用[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3期
9 郭星;;网上对外汉语教师教学资源建设[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6期
10 杨丰营;;对外汉语综合课教学技巧浅谈[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媛;;对外汉语量词教学探索——以量词“串”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2 刘巍;;中文电影在对外汉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3 施歌;;“外向型”出版物价值的实现与提升——以《快乐汉语》为例[A];优秀出版物价值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三届年会优秀文集[C];2008年
4 邱亲仁;;双语心理词库构建新型对外汉语双语学习词典[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朱晓军;;量词分类小议----兼谈“量词”英译问题及英汉对比[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杨海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定位与“管用、精当、易学”——以东南亚华裔留学生“了”教学为例[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张俊萍;;利用CTT的汉语自动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软件的开发[A];第二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内蒙古民族大学文学院简介[A];中国少数民族文学60年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9年
9 李燕;;新词语的研究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A];第二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吕建凤;;大同方言的重叠现象[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菲;向对外汉语老师致敬[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2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郑庆君;对外汉语专业的母语之忧[N];光明日报;2011年
3 记者卢新宁;北大将大力培养对外汉语人才[N];人民日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翟帆;对外汉语推广进入关键时期[N];中国教育报;2005年
5 记者 唐景莉邋实习生 王萌;北语培养对外汉语“种子教师”[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记者 杨启蒙;涉外汉语培训悄然升温[N];信息时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郭晓虹;让全人类分享中华文化[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陈道龙 郑全庆;是热门专业,还是虚火夹生饭[N];新华日报;2009年
9 赵凤华;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师资稀缺[N];科技日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赵晖;让汉语文化走向世界[N];无锡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浩;基于突显观的构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美玲;对外汉语文化语用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彭春芳;湖南涟源杨家滩话重叠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4 THANYALAK SAELIAO(刘玉兰);泰国勉语参考语法[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5 邓杉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案例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6 银莎格;银村仫佬语参考语法[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7 陈勇;汉语数量范畴及其非范畴化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8 王国旭;新平彝语腊鲁话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翟会锋;三官寨彝语参考语法[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李芳兰;现代汉语语义韵的理论探索与习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小姣;语境理论与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D];云南大学;2010年
2 田志华;对外汉语修辞教学与HSK(高等)难点[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徐晓菲;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浅议[D];黑龙江大学;2001年
4 马宁;对外汉语课堂话轮转换中的语用标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翁慧芬;对外汉语初级综合教材对比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钱汝琦;对外汉语中高级阶段古诗词教学初探[D];浙江大学;2010年
7 刘刚;典型因果复句关系标记在对外汉语阅读理解中的作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在军;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对外汉语语境策略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9 陈俊男;两岸对外汉语初级综合教材选词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10 刘佳莹;对外汉语新词语教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231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223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