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阶段对外汉语教材中“同译词”现象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5 16:08
本文关键词:中级阶段对外汉语教材中“同译词”现象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对外汉语教材 中级教材 中外教材对比 同译词 偏误分析
【摘要】:“所谓同译词,指的是两种语言的词语对译时,甲语言中可以译成乙语言中相同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一组词”(苏英霞,2000)。在汉语学习过程中,这种“多词一译”的现象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习者对于这些词语意义及用法的准确把握。因此本文基于中级阶段对外汉语教材,通过对所选教材中“同译词”进行穷尽性的定量研究,再结合定性研究对其分类及成因进行分析总结,以此来深入探究对外汉语教材中存在的“同译词”问题,旨在完善对外汉语教材生词释义,同时也为将来教材编写及词汇教学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 本文的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进行“同译词”考察、分类及其成因分析。笔者分别选取国内及国外中级对外汉语教材共6册,教材出版年限最早从1994年到最晚2011年呈阶梯状分布,文章首先对不同时间段出版的教材作了历时比较,根据所得的数据,教材生词中“同译词”数量的分布与教材出版年限的增进呈负增长。出版最早的教材与最晚出版的教材中“同译词”率相差达11%;然后,文章以横向共时研究的方式,对比研究了两本国外教材与四本国内教材“同译词”数量的分布,发现国外教材的“同译词”总量大大低于国内教材“同译词”总量;最后,在上述基础上,对“同译词”作了分类、分析,在更深层次剖析了“同译词”翻译规律。第二部分,笔者针对中级阶段留学生词汇学习,设计了两套内容以选词填空为主的“同译词”测试问卷,问卷分为:问卷A(易造成学生理解运用偏误的同译词)及问卷B(与问卷A词汇相同,仅对词义进行限定),根据问卷调查结果,笔者发现在词汇学习过程中,“同译词”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留学生对词语意义及用法的准确把握。然后,在此基础上,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语料进行偏误分析、分类,以便找到有效减少同译现象的对策。最后一部分,笔者综合以上研究,针对对外汉语教材的生词释义提供新的编写建议,并为词汇教学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9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玲;以“词块理论”为原则的对外汉语教学[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王素云;对外汉语教材生词表编译中的几个问题[J];汉语学习;1999年06期
3 苏英霞;同译词辨析的几种方法[J];汉语学习;2000年02期
4 朱志平;双音词偏误的词汇语义学分析[J];汉语学习;2004年02期
5 全香兰;汉韩同形词偏误分析[J];汉语学习;2004年03期
6 苏英霞;浅谈对外汉语教材“词语例释”的编写[J];汉语学习;2004年04期
7 敖桂华;;对外汉语近义词辨析教学对策[J];汉语学习;2008年03期
8 田善继;非对比性偏误浅析[J];汉语学习;1995年06期
9 萧频;张妍;;印尼学生汉语单音节动词语义偏误的主要类型及原因[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莫修云;;对外汉语教材编写中的词汇处理[J];课程·教材·教法;2010年09期
,本文编号:12553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255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