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跨文化的实践意义研究
本文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跨文化的实践意义研究
【摘要】:随着汉语国际教育的日益发展,人们对跨文化教育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对其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跨文化这一理念也鲜明地体现在对外汉语教学的方方面面。论文从跨文化的概念入手,找到语言教学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并在注重跨文化理念的前提下对汉语国际教育跨文化的学科特性、教学特性和教与学的关系这些实质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实践内容做了合理的指导与阐释。论文旨在通过简单探讨汉语国际教育跨文化实质的内容后,希望这一理论的研究对各方面实践有所指导,从而使汉语国际教育事业更加蓬勃发展,并使中国文化更加积极健康有力地走向世界。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
【分类号】:H195
【正文快照】: 近几十年来,随着国家提出汉语国际推广战略,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在世界遍地开花,并且来华学习汉语的留学生数量也迅猛增加,汉语国际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汉语国际教育事业迎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值得注意的是,汉语国际教育最不同于一般教育的方面是其跨文化教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维海;黄春;高振华;;高职教育文化引进融合企业文化的认知与运作——以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引进融合优秀企业文化为例[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李雪彦;;政府认同的二维理论探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林滟茹;;浅析大同之世的礼乐萌芽[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4 刘延芹;唐小城;;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之比较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5 刘华景;;文化生态视野下的德育生态化路向[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陈俊;;可持续发展文化是科学与人文融合的价值导向[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7 李本书;民族生态伦理观念的批判与重建[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8 唐姣艳;刘新有;;地域文化变迁的历史进程与趋势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12期
9 涂元玲;;实施多主体校园文化建设 落实科学发展观[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10 李又芳;;以物性为线索论物的四阶段[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明星;郝春东;殷融;;文明的显化:文明与潜意识关系的新视角[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2 蔡灿泉;;潮汕文化的霍福斯泰德架构分析及其对地方政府治理的启示[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二辑)[C];2007年
3 陆应飞;;外国留学生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问题探析[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4 王炳华;江顺;;文化融合:多校区大学建设不可或缺的工程[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08年
5 林文才;;英汉习语的文化内涵差异[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王峥;;习语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的归化和异化[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宋丙涛;;黄河农耕文明辉煌和衰落的制度性和经济性原因分析[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2期)[C];2008年
8 郑先兴;;从汉画神树看树木在古代社会生活中的文化价值[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张碧波;;“南有大汉,北有强胡”——兼及匈奴文化及其文化体系的考察[A];中国·内蒙古第三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虎有泽;;试析张家川回族的传统文化[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德先;文化途径翻译研究:争议与回应[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刘杰;汉武帝故事及其文化阐释[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伟;文化翻译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5 曹迪;国家文化利益视角下的中国语言教育政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寅;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建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宫丽;精神家园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王许人;新塘乡土家族仪典文化与教育法实施的关系分析[D];西南大学;2009年
9 袁梅;中国古代神话中智慧导师阿尼玛原型及其承传移位[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10 钱冬明;协同学习的实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艳艳;河南省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唐伟;军工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静;提高电视节目文化品位的思考[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苏红;论绘画中的“儿童画”情结[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5 戴剑安;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和文化导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蒋磊;国防生军队基层文化工作能力培养的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毅;网络文化下的青少年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景少素;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9 李贫;那卡壮族“戒邦”仪式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高乐恩;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的价值[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鹤龄;;都琳:漫卷在荷兰的“蒙古旋风”[J];草原;2007年05期
2 ;时政[J];山西青年;2009年07期
3 ;首届“区域化汉语国际教育论坛”在云南师范大学举行[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0年06期
4 霍涌泉;20世纪国际教育改革思想的三次转向与心理科学的贡献[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5 ;发挥优势 集成创新 努力开创汉语国际教育与推广新局面[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1年01期
6 Shari Rudavsky;吴丹华;;有关人士敦促美国制订吸引外国留学生的新策略[J];英语沙龙(实战版);2003年07期
7 孙逊;日本的教育与国际化[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S2期
8 杨红荣;沈丽霞;;论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国际教育项目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年07期
9 罗蕾;;“2010’文化中国游·黄河口”——中国石油大学对外汉语教学别开生面的尝试[J];丝绸之路;2010年16期
10 李毅;;汉语国际推广与我国国际教育的发展[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蓝建;;“世界教育危机”问题探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2 张海燕;赵学丽;赵军;;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指导我国创业教育实践[A];陕西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4年
3 卢远春;;为德育工作注入创新的活力[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4 杨桦;;“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角色更新的思考[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张笛梅;;学习科学必将成为21世纪的热门学科[A];回顾与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论文集[C];2003年
6 匡玲;;谈《纲要》精神下的幼儿园创造性管理[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7 杜峻;何华英;王素芳;;双语教学在内科护理学中的实践与体会[A];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8 王英杰;;教育国际交流——21世纪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A];北京高校引进国外智力工作文集(第一辑)[C];2004年
9 陈乃林;;解读学习型社会[A];2003年中国成人教育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邵旭建;吕雯清;;人体解剖学七年制英汉双语教学的调查研究[A];山东解剖学会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施浩;国际教育会议在日内瓦开幕[N];人民日报;2004年
2 刘嘉秀;WTO规则中的国际教育理念[N];安徽经济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冯华;促进中外教育合作和交流 为建设和谐社会作贡献[N];中国教育报;2006年
4 尹晓华;融入国际教育改革发展潮流[N];四川日报;2004年
5 ;国际教育培训五大发展趋势[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李 桐;在开放交流中提升教育水平[N];中国国门时报;2005年
7 记者蒋建科;“千年学府”与国际教育接轨[N];人民日报;2003年
8 徐国赞;对新课程观的有益启迪[N];中国教师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舒晴;国际教育展凭啥吸引人[N];中国改革报;2007年
10 薛蕾;国际教育,要真正接轨国际[N];无锡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毓民;汉语国际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林玲;软权力与中美文化交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3 吴华;课程权力:从冲突走向制衡[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沈俊强;中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合作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松;跨文化语境下交际顾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6 姜军;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建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冰;中国国际教育论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国葵;二战后美国国际教育的发展研究(1945-1980)[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3 宋乐;昂立国际教育竞争战略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4 张海静;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课堂观摩能力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3年
5 赖宁超;汉语国际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6 周德全;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7 吴婷;长沙同升湖实验学校国际教育的个案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8 肖国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实习状况调查报告[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9 郭小瑜;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培养的研究与实践[D];苏州大学;2014年
10 王想成;体验文化教学法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应用[D];兰州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2562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256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