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与母语者心理词汇的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留学生与母语者心理词汇的比较研究
【摘要】:本文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运用心理语言学的有关理论,通过对母语和二语受试的调查及进行定量分析,探讨和论述了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过程中两者词汇联想的特点。经过量化处理的数据显示,母语者的心理词汇性质和二语的心理词汇存在显著性差异。主要有以下四类:第一,和英语心理词汇不同,日韩、欧美的心理词汇和汉语母语者的心理词汇有着显著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聚合关系中。第二,日韩者心理词汇的组合关系数量和正确率上不如欧美测试者;从构成组合关系的比例上看,日韩者所提出的组合搭配的比例普遍比欧美者的要低。第三,在语素联系和字形联系中,日韩者的心理词汇中语素联系比欧美和母语者多,而欧美者的心理词汇中字形联系反而比日韩者要多。第四,母语组中理科生的词汇网络具有辐射能力远,多元化和开放性的特点。
【作者单位】: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2012年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校基金项目“汉语作为二语的留学生心理词汇研究”(其中校基金项目编号为A20XK11X037) “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研究成果
【分类号】:H319
【正文快照】: 关于二语词汇的性质近来是研究的热点,通过联想测试的反应,一些学者认为,二语心理词汇中词与词之间的联系主要是语音联系。而另一些学者认为,二语和一语一样都是通过语义联系的,其他的学者则倾向于二语词汇是组合型的线性的搭配关系。这两者都有各自的道理和依据,可是并没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新;;原型理论与英语词汇习得[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2 张淑静;从反应类型看词汇习得[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子宇;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赵丽;中国英语学习者心理词汇的性质[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中;;预制语块与大学英语作文教学[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杜洪波;向晓红;;英语言语失误的认知因素和心理机制——“He-She,His-Her”运用的个案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3 刘利平;;词频效应和语境效应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4 张雪梅;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新探[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5 汪精玲;图式理论及其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6 张辉;王俊凯;;“隐喻”在防止英语学习“石化”现象中的作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7 邓昊熙;;论信息处理模型下的外语写作教学[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郑娟;;记忆原理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朱万喜;儿童语言中的亲属称谓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10 欧阳俊林;;语块加工与口译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洁麟;;心理语言学与“传”务求通新解——对电视“说”新闻的心理语言学解读[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2 杜瑾;;论跨文化交际中信息编解码冲撞的不同类别[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3 徐海;;英、汉分类词典编纂刍议[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李茜;;英语学习词典查阅的信息处理模式及原则[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5 谢必伟;;小议外语听力理解中语言的心理表征[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6 黄燕梅;;Implications of Schema Theory on Reading Comprehension[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7 陈维红;;心理词库研究与类义词典编纂[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8 邱亲仁;;双语心理词库构建新型对外汉语双语学习词典[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陈海燕;;利用记忆心理学,提高英语词汇学习效率[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佟乐泉;;儿童的言语习得和语言学习[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伟钧;终身教育框架下成人外语教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杨石乔;基于语料库的汉语医患会话修正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冯军;论外宣翻译中语义与风格的趋同及筛选机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杨先明;0-5岁汉语儿童语言发展的认知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6 辛宏伟;3-6岁维吾尔族儿童汉语语言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阮氏黎心;汉越人体名词隐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赵宏;英汉词汇理据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杨一飞;语篇中的连接手段[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唐征征;地下商业空间声喜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君;从图式理论角度研究同声传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姚雅宁;汉语“玉”的多角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刘祥瑞;论口译中的文化因素以及译者的跨文化意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马靖;影响会议交替传译的主要因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崔有为;以利奇和顾曰国为代表的英汉礼貌原则比较研究及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启示[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6 王冬;积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功能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付瑶;概念整合理论指导下的《红楼梦》歇后语认知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曹艳芳;泛读中不同任务类型对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张霞;交替传译中的记忆机制及训练方法[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徐伟伟;基于SWECCL语料库的英语专业学生产出性词汇能力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梁晓波;认知语言学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许旭;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的心理过程[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代秋寒;;中职学生英语词汇的记忆策略及教学启示——激活扩散模型在记忆策略中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张昕;;心理词汇-语义网络在俄语词汇记忆研究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年08期
3 徐青;;试论英语教学中“心理词汇”扩大的方法[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丁玲;;心理词汇模式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J];吉林教育;2008年05期
5 杨雯琴;;从心理词汇的表征、发展看中式英语的成因[J];沈阳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6 冯新艳;望明;;试论心理词汇与英语听力理解[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年02期
7 费建明;;英语教学中的心理词汇及其激活[J];甘肃科技纵横;2007年01期
8 战小玲;任素贞;;心理词汇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2期
9 战小玲;任素贞;;论心理词汇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J];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10 张玲;;从心理词汇的角度谈外语词汇教学[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S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秋野;;从心理语言学的视角看联想在俄语阅读中的作用[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2 程玲;;辨析日语词义的类聚与聚合关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交流论文文集[C];2004年
3 赵秋野;;心理词汇研究与双语教学[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4 刘锦芳;;中西文化下广告翻译的差异[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李哲;;分析美语与英语在词汇方面的差异[A];濮阳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选编[C];2006年
6 范敬民;;基于心理语言学的阅读模式分析[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陈万会;;心理词汇的表征与二语词汇习得中的跨语言影响[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朱庆;;从思维方式看英汉句法差异与翻译[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伍碧鸽;;英汉定语的语用差异与汉译对策[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任诚刚;;“脖子在医院里”—从一则汉语招牌的英译失误浅析英汉语语用功能的差异[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秦安县第二中学 王世昌;谈英语课外阅读[N];甘肃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仲谦;心理词汇的语用研究及其对二语词汇教学的意义[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2 陈万会;中国学习者二语词汇习得认知心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杨朝军;英语左偏置构式:功能视角[D];河南大学;2006年
4 赵晨;中国EFL学习者在句子语境中消解词汇歧义的认知模式[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5 崔艳嫣;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词汇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6 高国翠;俄语(PKи)词汇概念的认知心理分析及教学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叶琳;英汉习语理解模式及使用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张建琴;中国外语学习者公式化语言加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童淑华;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中产出性词汇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10 张新卫;俄语语言世界图景多维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倩萍;外语水平与阅读中所学单词的联想模式的关系[D];西南大学;2011年
2 燕浩;研究生口语学习策略现状调查及微变化分析[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3 刘琳琪;社会文化视角下的英汉问候语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周薇;从目的论角度看新闻英语中委婉语的汉译[D];暨南大学;2007年
5 彭晓蓉;大学课堂教师非言语亲密行为与学生学习动机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李Zs;基于语料库的对比连接词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7 刘雪园;中国大学生二语心理词汇发展中的语义僵化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费岚郁;中国高中生英语心理词汇组织模式实证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2年
9 王锐;中国大学生中英双语心理词汇的跨语言语义启动试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10 李建青;[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2718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271834.html